良好的教育创新素养

四、良好的教育创新素养

教师扮演着培养新一代的重要角色,肩负着为国家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推动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教育创新素养,能够主动探索新时代创新劳动教育的新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劳动教育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创新思维。

(一)具有终身学习理念与终身学习力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修炼自我的终身学习力,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紧扣新时代发展步伐,聚焦劳动教育发展的前沿。这不仅可以保障开展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和前沿性,而且可以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

(二)具有改革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教师是改革创新意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引导者。对于劳动教育的教师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主动修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拥有,既与个体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密不可分,而后天的培养更为重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师要摒弃固化思维,要积极主动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复合思维能力等。要在自我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思路,进而形成新理论、新方法。要让劳动教育的园地“源活水清”,而不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气。

(2)要有意识去创新。有没有意识去创新,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创新的开始与持续。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师,需要在理念层面进行扭转,摒弃传统因循守旧的教育模式与思维模式,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不断激发教育改革的活力。

(3)要敢于去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师要有“拓荒牛”的精神,要敢于打破常规、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不怕碰壁,在接续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树立敢于超越前人的信心和雄心,并在劳动教育中勇于践行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