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劳动教育

二、生产劳动教育

生产劳动教育要求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科学意识教育

适应社会大生产的、与工业劳动技能相关的科学劳动教育,要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技能、职业技能等的培养力度;通过科学技术活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基础性科学素养与科学意识。

(二)科学精神教育

学校应提供与产业升级和生产活动能力提高相关的创新劳动知识及其应用机会,支持学生把科学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体会、探究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所蕴含的核心理念与基本价值;在各类相关教材和活动中,体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科学的事业心,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坚定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学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