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减肥当减重
小乐开始了减肥行动,每天不吃晚饭,早餐和中餐都以蔬菜沙拉为主,体重很快就下降了,可是他却发现自己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小乐有些委屈地问医生:“都说肥胖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可是我的体重下降了,为什么却感觉身体变差了呢?”
其实很多人都像小乐一样简单地把减“肥”理解成减重,这是不全面的。所谓“肥”,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肥肉”,医学上称作“脂肪组织”,“减肥”,顾名思义,就是减少“肥肉”或者说减少“脂肪组织”的含量。“减重”则是减少人的整体重量。人的体重主要由水、骨骼、肌肉、脂肪等部分组成。水存在于血液中和细胞周围,其依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不同可占体重的45%~75%,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有的人运动大量出汗后体重即会减轻,但这不是“瘦了”,而有的人因为疾病造成水肿,这时的体重增加也不是“胖了”。除了水之外,骨骼占成年人体重的35%~40%,肌肉占成年人体重的35%~45%,而我们最关心的脂肪占成年男性体重的10%~15%、成年女性体重的18%~25%。因此,脂肪组织只是体重中的一小部分,当我们的体重降低的时候,不单单是脂肪含量少了,还可能伴随着水分、骨骼和肌肉等身体其他成分的丢失。
小乐明白了:“原来在我努力减重的同时,身体的水分、肌肉等重要成分也一并减少了,难怪我觉得乏力不适。看来减肥可不是简单地减轻体重,还应该更多地关注脂肪含量的增减。不过,体重监测很容易,体脂含量该如何测量呢?”
目前体脂测定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①脂肪夹:在身体特定部位捏起皮下脂肪,用脂肪夹测量其厚度并计算体脂含量,这种方法简单、经济,但测量的准确性受到操作技巧、肥胖程度等影响。②生物电阻抗法:其原理是利用体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电阻不同的特点,通过脚底和(或)手中的金属板释放电信号,根据测得的电阻大小来计算人体体脂、肌肉、水分等成分的含量。市面上销售的体脂秤、健身房及很多医疗机构的体脂仪都是应用该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价格相对低、测定省时,但测量数值容易受到饮食、饮水量等因素影响。③双能X线吸收法:利用机体不同组织(脂肪、矿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的原理来测定体脂等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结果准确,是目前体脂测定的“金标准”。④其他:还有水下称重法、核磁共振(MRI)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身体水分同位素测定法等方法,都主要应用于医学研究。
虽然脂肪夹及生物电阻抗法的测定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便捷、经济,且结果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于减肥前后的体脂对比监测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这两种方法来测定体脂率。
小乐准备买一个体脂秤和脂肪夹来助力减肥了,可是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减肥的同时不过多消耗肌肉呢?我们在下一问中再来仔细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