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渴望“垃圾食品”
既然“垃圾食品”如此不利于健康,我们本应选择不吃。然而我们经常逃离不了“垃圾食品”的诱惑。究其原因,研究者发现,许多垃圾食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组织的比例为2∶1,这与人类母乳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完全相同。可见,婴儿时期大脑形成的神经奖励机制影响会持续存在,为我们对“垃圾食品”的渴望奠定基础。
然而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所谓“垃圾食品”对存在特殊营养需求的患者来说往往有重要价值,WHO也曾强调他们从未公布垃圾食品的名单,由此可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食品,适量摄入能愉悦心情并且不会导致肥胖。但在摄食过程中我们需战胜大脑的奖赏系统,谨记过犹不及,适时适量,肥胖症也不会这么容易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