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肥胖者可以手术减重吗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遇到过很多小“胖友”被家长带来诊室咨询,渴求快速减肥瘦身的方法。很多家长都会问:“我的孩子很爱吃零食,平时也不爱运动,起初我还不太在意,小时候胖一点还觉得蛮可爱的,但现在长大了,看着他渐渐变成‘小胖墩’,我有些着急。请问孩子肥胖怎么办?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事实上,青少年肥胖的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经越来越严重。据统计,目前青少年的肥胖发生率在3%~5%,且每年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这些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青少年肥胖已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
青少年肥胖之所以愈加严重,与我们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习惯改变——高能量、高碳水、高脂肪饮食模式和活动场所缺乏、运动意愿消极所致的运动习惯密切相关;同时,小学与中学学业紧张和考试压力增加等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肥胖高发的因素之一。
目前《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建议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年龄16~65岁的肥胖人群。但是,考虑到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重要的成熟时期,青少年肥胖的治疗策略主要还是采取改变饮食模式、运动疗法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一般避免使用诸如极端节食、药物、手术等减肥措施。另外,要注意单靠饮食调理来进行体重控制和减肥是很难成功的,必须与运动、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指南也指出: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1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肥胖,经过多学科团队(MDT)的讨论决策,与家属及患者充分沟通后,也可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一是指患者肥胖的同时合并严重的代谢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性腺功能低下等,经保守治疗难以控制;二是其肥胖程度较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经过运动、饮食调整等治疗没有到达理想的减重效果。
在此基础上,经过内分泌代谢科、儿科、营养科、减重代谢外科等多学科的充分讨论,排除了继发性肥胖、且在不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与监护人及患者充分沟通后,可以为患者实施减重手术,以降低体重,改善其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术后需要严密随访监测和心理护理,避免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生长发育障碍,避免术后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