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正常型肥胖也应引起注意
肥胖能够促进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预期寿命降低。然而,肥胖个体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却存在很大差异,并不能简单地用肥胖程度来解释,部分肥胖个体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由此产生了代谢健康型肥胖(MHO)的概念。代谢健康型肥胖又称代谢正常型肥胖,近年来对于成人MHO较为公认的标准包括:在满足肥胖[BMI≥30千克/(米)2]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标准:血清TG<1.7毫摩尔/升(<150毫克/分升),HDL-C>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男性)或>1.3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女性),收缩压≤130 mm Hg,舒张压≤85 mm Hg,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同时未使用任何降压或降糖药物。
由于以往对于MHO并没有非常统一的标准,因此既往研究报道的肥胖患者中MHO的比例差异较大(6%~60%),并不是十分可信。但总的来说,MHO在女性中比男性更普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逐渐降低。此外,绝经后女性MHO的比例较绝经前女性明显降低,表明雌激素对于女性的代谢健康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MHO,是否可以认为MHO是一种良性疾病,因而不需要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即使在MHO患者中,肥胖也会对代谢健康产生长期不良影响。虽然与代谢不健康型肥胖(MUO)患者相比,MHO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降低,但与代谢健康的非肥胖人群相比,其患病风险仍然增高。此外,MHO患者的代谢健康并非一种稳定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MHO可以向MUO发生转变。再者,MHO患者只是一组在诊断时不伴有心血管代谢异常的肥胖人群,不应被误解为没有任何健康损害的肥胖人群。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心肌缺血、心梗等),肥胖还与骨关节炎、哮喘、抑郁、认知障碍及某些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肾癌、结肠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亦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MHO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状况,对于MHO患者仍然应当进行积极的减重干预,因为这类患者也能够从治疗中获益。但对肥胖患者的代谢健康状态进行分类仍然是有意义的,它可用于对肥胖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及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