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减越肥是怎么回事
美国NBC电视台有档真人秀,叫《超级减肥王(The Biggest Loser)》,参赛选手大多属于严重肥胖人士。节目要求参赛者在30周的时间里,通过节食和运动尽可能地减重。然而这种急速减肥的效果能够维持吗?有研究者追踪随访了这档节目的14名参赛者,结果发现,在节目结束6年后,14人里只有1个人成功维持体重,其他人全部复胖,6年中平均反弹七成,有些人甚至比参赛前更胖。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那些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在减肥过后体重容易反弹,而且比之前还重。“减肥-复胖-减肥”的死循环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础代谢率下降:基础代谢是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须耗费的能量,就算我们躺着不动,身体也会因为心跳、呼吸等基础的生命活动而耗费能量。普通成人的基础代谢占人体能量消耗的60%~80%,1 200~1 500千卡/天,这可比我们跳操跑步所能消耗的能量要大多了。而身体具备“代谢适应”的能力,就是当我们处于饥饿状态时,能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少,机体会降低基础代谢,来保证我们能挨过饥饿。因此,通过节食达到减重目的后,机体基础代谢变低无法避免,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需要摄入的能量要再少掉一部分,才能维持减肥后的体重,要是觉得减肥成功了就不用再克制食量了,那必然会再次变胖。
(2)激素紊乱:研究发现,与食欲相关的激素在减重后的反弹中起着关键作用。减重后机体激素的变化倾向于通过增加饥饿感、促进能量储存来复胖。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脂肪的量成正比。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调节中枢,具有抑制进食欲望、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当体脂减少或处于低能量的状态下(例如饥饿),血清中瘦素的含量会明显下降。更可怕的是,研究者们发现停止节食之后的一年内,体内的瘦素并不能恢复到减重之前的水平。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不仅激励了我们去觅食,同时还会降低自身能量消耗,最终逃不过“反弹”二字。
(3)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减重后反弹与肠道菌群也脱不了干系。他们在对“节食减肥”成功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时发现,这些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一变化能够保持数月,当它们重新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体重果然加速反弹。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将无菌小鼠分为两组,给予它们同样内容和分量的高脂饮食,结果发现,与被移植普通菌群的小鼠相比,被移植因“节食减肥”发生变化的菌群的小鼠体重增长得更快,说明高脂饮食在遇到了这些“悄悄发生了变化”的菌群之后,增肥的效率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说,如果在减重之后放开了吃,是很有可能反弹的,甚至还会比原来更重。
虽然节食确实能在较短期内快速减掉体重,但为了减肥的“长远大计”,还是得科学减肥,千万不能图“一时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