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早饱感
2025年08月10日
达到早饱感
我们在摄入食物时,食物经由口腔进入到胃肠道,胃肠道接受刺激后通过分泌肽类激素、升血糖以及神经反射向大脑传递信号告诉大脑是否已经吃饱,再由大脑做出是否停止进食的决定。研究显示,这一传导过程需要15~20分钟,这也是为何当我们狼吞虎咽时会不知不觉摄入更多能量,等我们的大脑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吃撑了。而细嚼慢咽就给我们的大脑-胃肠道轴充分的反馈时间,更早达到饱腹感从而停止进食、摄入较少能量。此外,有研究显示细嚼慢咽达到的这种饱腹感往往在餐后持续更久时间,从而避免我们在餐后摄入零食等多余能量。这可能与餐后高水平的肽类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相关,GLP-1有抑制食欲、降低血糖的代谢获益效果。其实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能量供需的不平衡,当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时,脂肪组织蓄积于各个组织器官,就会导致肥胖的发生发展。所以当我们选择细嚼慢咽的方式进食,我们会较正常速度进食更早地获得饱腹感并维持更持久的满足感,从而摄入更少的能量,摄入的能量少了脂肪囤积自然少了,更有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