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规律术后复查

82.进行规律术后复查

减重手术虽然长期效果优异,也需要规律的随访检查,定期的复查对手术减重的效果也有长远影响。一项来自美国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规律随访的患者有更大程度的体重下降。这项研究纳入了3组患者:第1组患者术后3~4年始终坚持定期复查;第2组患者在手术1年后失访;第3组患者不到1年时就失访了。结果表明,3组患者术后4年时的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分别为74%、61%和56%,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所以,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随访,对于维持良好的减重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减重手术改变了胃肠道的生理结构,会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反流性食管炎等问题。所以,定期复查对于防治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很有必要,而且要严格遵守医嘱按时间复查,避免延误治疗。

减重手术后1年内,一般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共复查4次。减重手术1年后,一般可以1年复查1次。术后如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则要及时就近进行检查治疗。

对于LSG术后的患者来说,因为切除了大部分胃组织,内因子水平降低、进而维生素B12吸收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因此,术后需要复查血常规、铁蛋白、B族维生素、叶酸等指标以及时发现贫血。其次,袖状胃切除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概率有所增加,所以每年定期的胃镜检查也十分必要,以帮助医生了解反流的程度并及时进行干预。

对于LRYGB或转流手术后的患者,由于肠道改建、小肠吸收面积减少、不能从食物中摄取足以满足每日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所以,术后需要规律服用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进行补充,而且要定期抽血监测维生素、微量元素,并根据结果调整药物。不注重随访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脱发、口干、乏力、视力下降、骨质疏松等情况,这往往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的表现。比如缺乏维生素B1可导致便秘、恶心和持续呕吐甚至心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如Wernicke脑病)等严重情况。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夜盲症;锌缺乏可表现为脱发、异食症、味觉障碍及男性性腺激素减少、勃起障碍等;钙缺乏可导致手足抽搐、骨质疏松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做过减重手术的“胖友”应该很熟悉,医生经常交代要多长时间复查,往往说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之所以这么重视复查,是因为减重之路“三分靠手术,七分靠管理”。这里所说的管理,既包括患者术后对自身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也包括遵守医嘱定期的随访复查。规律的随访既能让医生及时处理术后潜在的并发症问题,又能及时发现影响体重下降的因素并予以纠正。这样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保证了手术减重及改善代谢的效果。

复查的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②要评估患者体重下降及体脂改变情况;③评估患者合并的代谢性疾病在术后的转归情况;④对患者既往存在的其他合并症进行检查监测。

具体的项目因手术方式和医院而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血液检查、影像检查、胃镜检查三大项。

首先,要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维生素、微量元素、贫血等相关指标,每次复查都需要检测,以帮助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对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进行补充。此外,还需检测糖耐量、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皮质醇、骨代谢、尿微量蛋白等反映内分泌腺体功能的指标,一般会根据患者术前的情况选择性地检查。因为减重手术对机体功能的改善是非常广泛的,这些指标对医生判断患者的胰岛、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体的功能非常重要。比如患者术前存在亚临床甲减、一直口服优甲乐补充甲状腺激素,而术后患者的亚临床甲减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定期复查就能帮助医生判断能不能停用甲状腺激素、什么时候停药。

其次,影像检查一般有腹部超声、妇科超声、甲状腺超声、乳腺超声、体脂分析、脂肪含量测定、骨密度测定、垂体MRI检查、肾上腺CT检查等。一般会针对患者术前的异常情况选择性实施,频次为每6~12个月进行1次。前面的抽血是从功能上判断内分泌腺体的状态,这些影像手段则可以直观地反映内分泌等器官有无病变,对医生的决策十分有帮助。比如,一些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泌乳素升高,可能是摄入不足导致的、亦可能是垂体的泌乳素瘤导致的,这时就需要做垂体MRI检查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最后是胃镜检查,其意义在于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有无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吻合口溃疡、胃息肉、胃肿瘤等异常情况。总结就是:规律随访,防治减重手术后体重复增,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