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潜力的肠道菌群移植
2025年08月10日
92.有潜力的肠道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移植是指将健康捐助者粪便中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中,以恢复患者正常的肠道生态,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治疗措施,公元4世纪,我国医学家便使用这种措施治疗严重腹泻,而2013年则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这项措施在治疗某些难治性肠道细菌感染中的有效性。
肠道菌群移植分为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两种形式:前者指在机体肠道生态受损时,以同一个体健康状态下采集的肠道菌群进行移植;后者指使用其他供者的肠道菌群进行移植。目前主要采取的移植方法有三种:口服胶囊、经鼻十二指肠管及经结肠镜。三者各有优点,口服胶囊侵入性小,经鼻十二指肠管可直达小肠,使用结肠镜则可用于诊断用途。目前,肠道菌群移植主要适用于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治疗,而肥胖也被认为是该治疗措施的一个潜在适应证。
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来自肥胖供体的肠道菌群被移植至较瘦个体后将引发脂肪代谢的显著改变,故反其道而行之,将较瘦者的肠道菌群移植给肥胖者并使后者得到代谢上的获益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而目前对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移植较瘦供体肠道菌群的研究也表明,接受肠道菌群移植后,这些患者在短期内(6周)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即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更多地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从而改善了糖代谢。
此外,肠道菌群移植在控制复胖方面也被证实存在一定功效,研究人员将接受为期6个月饮食控制减重的患者在体重下降阶段采集到的肠道菌群于体重重新增加时自体移植回患者体内,结果发现,接受肠道菌群移植的个体体重再度增加的幅度显著变小。
总之,目前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肠道菌群移植具有改善肥胖者糖代谢与保持体重减轻的效果,故而确实是一项在未来具有潜力的肥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