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演练的案例

三、谈判演练的案例

根据既定的谈判方案,经过分组,明确各方谈判成员,着手进行相关准备,包括对己方谈判标的、目标、策略、成交条件的分析,以及对对方状况和谈判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草拟合同书;准备辅助材料或资料,如可将谈判现场所需的材料制作成电子演示稿(可以是PPT,也可以是电子杂志或PDF)。

下面是谈判演练的剧本(90分钟以内)。

(一)开局阶段(20分钟)

1.主方、客方入场,并依次进行本次谈判的人员介绍(共2分钟)

2.主方、客方对各自公司、产品、技术等进行介绍(共18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局阶段20分钟内,双方应完成以下方面的阐述和策略:

(1)入场、落座、寒暄都要符合谈判礼节;

(2)有策略地向对方介绍己方的谈判条件;

(3)试探对方的谈判条件和目标;

(4)对谈判内容进行初步交锋;

(5)不要轻易暴露己方底线,但也不能隐瞒过多信息而延缓谈判进程;

(6)在开局结束的时候最好能够获得对方的关键性信息;

(7)可以先声夺人,但不能以势压人或者一边倒;

(8)适当运用谈判前期的策略和技巧。

(二)中期阶段(20分钟)

基本了解对方信息后,对对方报价条件进行认真研究。

(1)深入讨论,寻找对方不足,无中生有亦可,自己也要有应付此类纠缠的心理准备;

(2)讨价还价;

(3)寻找共同点,找出分歧所在;

(4)争取本方利益最大化;

(5)出现分歧时要及时转移话题,不可在知识性问题上展开拉锯式的纠结和追问;

(6)注意礼仪,应当以成交为目标。

(三)休局阶段(中场暂歇商讨,15分钟)

若开局40分钟内提前达成共识,可以提前进入休局暂歇阶段。40分钟内谈不拢的满20分钟也要强制休局。休局期间,谈判小组成员应单独商量对策,不要在休局之前答应对方任何条件,避免因为冲动引起的被动。

(1)双方退场,到幕后与公司决策负责人商量;

(2)整理信息,重新审视对方底限和己方底限,如有必要可以修改己方的终极目标;

(3)分析讨价还价的空间和策略。

(四)深入谈判阶段(20分钟)

回到谈判桌,注意礼节,合作愉快或分手快乐都可以。做谈判最后交锋,争取利益最大化,同时在底限之内尽力成交,并着眼于长期利益。

(1)运用有效策略对谈判的关键分歧问题再进行深入谈判;

(2)寻找对方的不合理方面以及可要求对方让步的地方进行谈判;

(3)围绕解决谈判议题中的主要问题,双方尽可能各退一步,就主要方面达成共识,具体细节也可另行研究;

(4)若能成交,则双方就成交事宜进行确认,修改合同草案,并最终确定正式合同文本;

(5)若不能成交,则着眼于保持良好的长期关系(反思谈判失败的原因,如果是谈判能力问题,则在真正的谈判前要么换思路要么换人;如果是己方定位的谈判目标太高,则决定是否有必要在真正的谈判中予以调整)。

(五)谈判总结阶段(10分钟)

(1)先买方后卖方,作总结发言;

(2)向观众宣布成交事项(或双方未能成交)或签署合同;

(3)展示己方为最终成交所付出的努力与争取;

(4)针对谈判事项,分析双方的分歧和各自优势;

(5)对谈判的形势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6)同谈判对方握手(或发表声明表示遗憾)。

(六)签字仪式(5分钟)

签字仪式,通常是指订立合同、协议的各方在合同、协议正式签署时所正式举行的仪式。举行签字仪式,不仅是对谈判成果的一种公开化、固定化,而且也是有关各方对自己履行合同、协议所做出的一种正式承诺。

1.位次排列

从礼仪上来讲,举行签字仪式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一定要郑重其事,认认真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者,当属举行签字仪式时座次的排列方式问题。举行签字仪式时,座次排列的具体方式有并列式、相对式、主席式三种基本形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2.基本程序

1)宣布开始

此时,有关各方人员应先后步入签字厅,在各自既定的位置上正式就位。

2)签署文件

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签署应由己方所保存的文本,然后再签署应由对方所保存的文本。依照礼仪规范,每一位签字人在己方所保留的文本上签字时,应当名列首位。因此,每一位签字人均须首先签署将由己方所保存的文本,然后再交由对方签字人签署。此种做法,通常称为“轮换制”。它的含义是:在文本签名的具体排列顺序上,应轮流使有关各方均有机会居于首位一次,以示各方完全平等。

3.交换文本

各方签字人此时应热烈握手,互致祝贺,并互换文本,向对方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