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体语的魅力
(一)着装礼仪
1.男士着装礼仪
男性谈判者着装要求庄重、质朴、大方、得体,服饰的颜色、样式及其搭配也要根据谈判内容和环境的需要相协调,以便给谈判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谈判者着装所展现的精神、气质有时对谈判的成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西装是男士参加谈判的标准职业装,要求做工精细、落落大方、面料正宗、色彩恰当、尺寸合适、平整洁净,其中面料、色彩、尺寸、款式搭配很有讲究,最常见的西装多为臧蓝色、黑色,中高层人员通常着深蓝、深灰色西装,而中下级人士适合着中蓝或灰色。衬衫的颜色应为单一色彩,且无任何图案。在西装上衣之内,除衬衫外最好不要穿其他任何衣物,如在冬季寒冷难忍时,可在衬衫外加一件V型羊毛衫,也不要穿扣式的开领羊毛衫。西装的口袋尽量不要装过多的物品,以免影响西装的仪式感。穿西装套装时必须打领带,领带颜色要与西装、衬衫的颜色相适应,蓝色、灰色、棕色、黑色、紫红色等单色领带最为常见,领带打好后的长度以其下端正好盖住皮带扣为宜。与西装相配套的鞋袜也很重要,皮鞋最为般配,颜色以深色、单色为佳,最好是黑色,且保持光亮整洁。公文包以长方形为宜,颜色以黑色或深棕色为佳。
2.女士着装礼仪
服装是女性的“第二皮肤”。一个女性的服装可以显示她的情感和智能,从她的衣着习惯可以看出她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治·纳甫博士就性格和衣着的关系将女性划分六种类型:
(1)智能型。这种女性头脑冷静、思维缜密、考虑周到,她购买新衣,一定会考虑是否合体,衣服是否有特色,剪裁缝纫水平是否满意。
(2)经济型。这种女性购买新衣时,第一件事就是先考虑是否合算。
(3)审美型。这种女性在购衣时受唯美观念支配,不求经济实惠,只求美观悦人。
(4)人道主义型。这种女性买衣服没有目的,常会买下自己并不需要的衣服,买衣服的目的似乎是让服装店多做几笔生意。
(5)政治家型。这种女性特别注重衣服的款式图案,希望能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6)宗教家型。这种女性喜欢款式简单的衣服,色彩朴实无华,尽力避免虚饰,保守而趋于拘泥。
当代女性服饰千变万化,多彩多姿,我们不能机械地用这六种类型来简单地断定女性的性格,但是可以从女性所穿或所选购衣饰的款式、质料,特别是颜色上看出她们的心境。
在谈判中,女士的着装应充分体现女性的自信、自尊与自主,特别是在正式庄重场所,以穿着西装套裙为佳,一般场合也可着衬衫裙子或连衣裙。西装套裙的款式、尺寸、长短、颜色、内衬、鞋袜也要十分讲究,鞋子以深色高跟鞋或半高跟鞋为主。女士的着装还要与其年龄、身材、气质、职业相匹配。女士的发型、指甲、眼镜、首饰搭配也很重要,以保持整洁为要。
首饰原指妇女头上的簪子、金钗、发夹、头花,后来又将项链、颈链、耳坠、手镯、戒指、胸针、挂件等装饰品也称为首饰。谈判时女士首饰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起到点缀、装饰作用即可,否则就有装饰过度、庸俗之感。
手提包也能反映女士的某些性格。有的女士喜欢将手提包塞得满满的,这样的女士往往不斤斤计较,易于接近,凡事奉行“无所谓”的随便态度;相反,有的手提包款式朴素大方,色彩温和静雅,包内物品放得井井有条,这种女士往往都有上进心和虚荣心,她们办事认真,生活有条理,善于待人接物,有一定的组织才能。
(二)道具语
道具语是指在摆弄、佩戴、选用某种物体时传递的某种信息,实际上也是通过人的姿势表示信息。在谈判中,可能随身出现的物品有笔、笔记本、眼镜、贴身手提包、帽子、香烟、打火机、烟斗、茶杯,以及服装、衣饰等。这些物品由人拿在手中,戴在身上,呈现不同姿势,反映不同的内容与含义。手中玩笔,表示漫不经心,对所谈的问题无兴趣或显示其不在乎的态度;慢慢打开工作笔记本,表示关注对方讲话;快速打开工作笔记本说明发现了重要问题;猛推一下眼镜,则说明对方因某事而气愤;摘下眼镜,轻轻揉眼或擦擦镜片,说明精神疲劳,或对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厌倦,或是喘口气准备再战;如果轻轻拿起桌上的帽子,则可能表示要结束这轮谈判,或暗示要告辞;打开手提包可能说明想再谈新的问题,关上手提包则表示到此为止,夹起包则说明无法挽留;但如果是关而不提,夹而不去,则说明谈判还有一线突破的希望,实际上许多谈判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