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谈判的经济基础
新时代发展主旋律是“一带一路”谈判的经济基础。享受和平、安宁、富足,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充分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从国内实践看,“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代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深水区,一些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满足日益广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仍有待改革开放来破解。“一带一路”倡议适应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代气息浓郁,目标导向鲜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次再出发,对开创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从国际格局演变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累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全球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贸易和投资低迷,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发展不平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面对挑战,各国都在探讨应对之策,也提出很多很好的发展战略和合作倡议。但是,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只有对接各国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演变看,“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理想情怀并将之发扬光大,让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举世公认的丝路精神,习近平主席称“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命运。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帝国主义的“零和”竞争思维,也不同于战后西方倡导的对外援助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是各国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
从大国地位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普惠的公共产品,引领全球治理方向,成果惠及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广泛响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从大国走向强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是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重要演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路人,把握机遇、扛起历史责任,及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