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将、相任命的普遍性

一、战国时期将、相任命的普遍性

“相”的本义为辅佐、襄助,春秋时代文献中就已经有关于“相”的记载了,但那时的“相”不同于后代的作为职官之称的“相”。如《左传·定公元年》载:“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2]1524《孟子·万章上》云:“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3]382这里的相均不是官名,而是辅佐的意思。《左传·定公十年》载:齐鲁夹谷相会,“孔丘相”[2]1577。这里的相只是一种地位不高的辅导诸侯行礼的官,亦非官名。晁福林先生在其《论战国相权》中说:“辅佐国君以行治国之事,这在春秋时期多称之为‘相’。行‘相’之事者亦被称为相。”[4]179-192另据《左传》记载,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曾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2]748这里晋文公将楚国令尹子玉称为“国相”,这里的相已由动词转化为名词,演变为一种职官。春秋时期,可能以齐国设置相职为最早。史载,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齐臣崔杼弑齐庄公以后,立齐灵公为君,“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2]1099。《史记·齐太公世家》亦载:“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5]502可以推测当时齐国已有左右相的职官设置。战国时,相作为一国最高一级行政长官已基本确立下来,史称其为“百官之长”[6]146,称为相邦或相国。出土的文物中多有“相邦”之称,如“四年,相邦春平侯”剑[42],“相邦阳安君”剑[43],“相邦春平侯”矛[44]。据学者萧秦的研究,“相邦简称相,邦与国通,汉人避高帝刘邦名讳,改邦为国,称相国”[1]

战国时期的相职一般由文人担任,在此之外,又有擅长兵法的人统兵打仗,称为将或者将军。关于“将军”一词,文献中有关晋的将军的出现次数比较多。如《墨子·非攻中》记载:“昔者晋有六将军。”孙诒让指出:“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7]87晋以六卿执政统军,因此称为将军。另《文献通考·职官考》记载:“晋献公初作二军,未有其号,魏献子、卫文子始有将军之称。”[8]526杨宽先生在其《战国史》中指出:“将军原是春秋时代晋卿的称号,因为春秋时代卿大夫不仅有统治权力,而且有宗族和‘私属’的军队亲自统率着。”[9]222到战国时,由于战争的频繁和战争方式的多样化,伴随着常备军的出现和征兵制度的推行,军队中要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才干的指挥官,并要保持军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这就促使各国相继建立了独立于文官之外的武官系统,实行了将相分离。战国时期最高的武官一般称为“将军”或“大将军”(楚称为“柱国”)。将军之前加一个“大”字,是为了表示地位的尊宠。在将军以下,还设有左右将、副将、兵尉、佰长、伍长等各级武官。这些专职的武官平时负责军队的训练,战时带领士兵出征作战。战国初期,这种将相分离的趋势还不太明显,到战国中期以后,特别是各国变法之后,将相分离的现象在各国普遍出现。这是加强王权的需要,也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因而在各国得到了普遍推行。例如,魏国在魏文侯时,曾先后以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而另外有乐羊、吴起、翟角为将。又如,齐国齐威王曾先后以邹忌、田婴为相,而另有田忌、申缚为将。

战国时期将、相分离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国经历了长久的探索。在时间上,这种将相分离的官职制度也不是同时确立的,有早有晚,将、相官职在名称上也不尽相同。如下文提到的秦、楚就是两个特例。

秦国设立将相之位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杨宽先生在其《战国史》中指出,“直到秦惠王十年(前328年)张仪做秦相,秦才开始正式设立相位,这是仿效三晋制度的”[9]222。到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5]209而将军一职的设置,则是在秦昭王时期,“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5]2323。这是秦最早设立的将。然而秦设将、相职位时,文武将领在职任上尚未做到严格分家。据《史记》记载,当时为相的张仪、樗里疾、甘茂等还统率军队作战。

楚国的文武分职与其他国家有些区别。楚国始终没有设立将、相之位,而是仍然沿袭春秋时代的官制,以令尹、柱国为最高的文武官职。楚悼王时任用吴起变法,吴起做的是令尹。[10]198《淮南子·道应篇》《说苑·指武篇》都说吴起官至令尹,而《史记·吴起列传》则曰“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5]2168,这里称吴起为“相”,当是以他国制度比拟而言。而楚考烈王时春申君黄歇执政,做的也是令尹。[5]1735《史记·春申君列传》也说,“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5]2394,也应当是以他国制度比拟而言。此外,《韩非子·存韩篇》记载李斯上书韩王说,“杜仓相秦,起兵发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11]42。这件事已发生在战国末年,楚的官职之称还是令尹。而且楚在战国时代也没有设置将军,只有柱国或上柱国的官职。《战国策·东周策》载秦攻宜阳之战,赵累对国君说:“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以加焉矣。”[12]5由此可知在战国时代楚国柱国的职位相当于他国的将军,是楚最高的武官。

以上是战国时期将、相任职分离情况的两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