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影响赵国政局的进言与纳谏——以《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为中心的考察
王文涛
[作者简介]王文涛(1956— ),男,河南潢川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社会史。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镇赵,塞常山,以广河内,弱楚权,明汉王之信于天下”,这是其撰写《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的目的。张耳、陈馀所处的赵国在秦汉之际的军事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张耳、陈馀在建立、发展赵国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反秦起义初期,反秦力量强大的地区主要有三处:一是梁、楚(今河南东部和安徽、江苏北部一带),代表人物先后有陈胜、项梁、项羽、刘邦等;二是齐国(今山东中部一带),代表人物先后有田儋、田荣等;第三个就是赵国(今河北南部),以武臣、张耳、陈馀等为代表。司马迁在《张耳陈馀列传》中记载了多则耐人寻味的进言与纳谏史事,这些进言与纳谏、拒谏活动在赵国的兴亡更替和反秦斗争中产生了重要乃至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的利弊得失值得我们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