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与文景之治

三、窦太后与文景之治

窦太后坚持黄老思想不动摇,积极辅佐汉文帝、汉景帝父子两代治国,开辟了汉朝盛世“文景之治”,其功不可没。一般认为,“文景之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减免田租算赋、减轻百姓徭役、提倡节俭朴素、重农抑商、平狱缓刑、任用贤良等。[3]72-75如果从历史大时空观点来看,汉文帝、汉景帝最值得后人称颂的,当是其所拥有的古典人道主义情怀。他们从道家思想出发,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德化民,仁爱天下,改善民众的人权状况,尤以废除肉刑为典型。《资治通鉴》卷十五《汉纪七》文帝十三年载:“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文帝阅后,“怜悲其意”,五月下诏书,引用《诗经·大雅·泂酌》“恺弟君子,民之父母”句,称“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遵照文帝旨意,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请定律曰:“诸当髡者为城旦、舂;当黥髡者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而复有笞罪者皆弃市。罪人狱已决为城旦、舂者,各有岁数以免。”[1]495-496

实行10年后,汉景帝即位时现“文帝除肉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

于是下诏:“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1]511废除肉刑,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汉代百姓的人权,提升了因罪获刑的囚犯的生存质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帝时,“惩恶亡秦之政,议论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1]496-497

从汉惠帝、吕太后开始,经过文景之治,到西汉武帝时,汉朝综合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出现了中国自秦统一后的第一个“盛世”。《资治通鉴》卷十六《汉纪八》中记载,班固赞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继以孝文、孝景,清净恭俭,安养天下,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鉅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而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而不得聚会。守闾阁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辱焉。”[1]547-548窦太后对于文景时代的贡献,史书虽然并无明文称颂,但究其实际,其功劳是不言而喻的,窦太后在文、景两朝皇帝身后,默默地支持丈夫和儿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智慧,应予以充分肯定,因为文景之治是黄老政治思想实践的最重要的成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窦太后对待家人的态度。窦太后虽属良家子,但父母早亡,家道衰败,弟弟被卖。待她被立为皇后时,她才与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史记·外戚世家》载:“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皇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其姐弟之情令人动容,然而,她并未放纵自己的兄弟骄横胡来。“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悬此二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显然,将自己的兄弟培养成为谦谦君子,知礼循法,正是符合窦皇后的心愿。因此,绛侯周勃、灌将军的安排必然得到年轻的窦皇后的支持与鼓励。

窦太后到了中年,随着丈夫离世,长子即位,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偏爱小儿子梁孝王刘武,甚至一度想让汉景帝死后传位于小弟刘武,导致梁孝王私欲膨胀,恣意妄为,违法犯罪。《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后来,因景帝立胶东王为太子,梁孝王怨恨大臣袁盎等,指使刺客杀害了袁盎等10余人。在窦太后的袒护下,汉景帝未追究弟弟梁孝王的罪责。窦太后与梁孝王关系十分亲密:“孝王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寝,常欲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及闻梁王薨,窦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景帝惧,不知所为。”窦太后溺爱小儿子,娇惯放纵的结果,最后害了梁孝王。窦太后对待幼子的态度,与两千年来许多中国普通家庭母亲的心态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