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长城的修筑看战国秦汉长城的双重功能
2025年09月26日
从赵长城的修筑看战国秦汉长城的双重功能
王绍东
[作者简介]王绍东(1964— ),男,内蒙古宁城人,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秦汉史,出版专著《秦朝兴亡的文化探讨》《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发表论文60余篇。
提到长城,多数学者把它的功能与作用界定为防御北方民族南下的军事工事,强调防御是它的唯一功能。如著名长城史研究专家景爱先生认为:“长城是不可移动的军事设施,是为保卫国土、防御敌人的侵略而建,属于典型的防御性军事设施。从实际情况看,历史上的长城多半是实力弱小的国家或采取守势的国家所建。正在扩张领土的强国或企图掠夺别人财富的国家、民族,是不需要修建长城的,因为有了长城反而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不利于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但是,未必所有的人都明白。”[1]29罗哲文先生也指出:“它所起的作用只是保卫和防御。”[2]5实际上,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长城的作用和功能也不尽相同。以战国时期赵长城的修筑为例,它的功能与作用既有防御的一面,也有开拓进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