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国迁都栎阳(今陕西临潼栎阳镇东北武家屯附近),开始进军中原。赵国在赵成侯时才第一次与秦国有战事。《赵世家》载:赵成侯四年(前371年)“与秦战高安,败之”。关于高安地望,朱活研究认为地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战国时,夏县西北属魏,在安邑附近,当时秦国还没有到达这一带,赵国不应该在此与秦交战。高安应该是在今山西省西境中部,近蔺(今山西离石西)、离石(今山西离石),[2]77这是秦国东侵部队与赵国的交火地带。

赵肃侯时,赵国在东南方向与魏、齐的争夺加剧,与秦国相对和平。这期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赵肃侯二十二年(前328年),秦国发兵侵赵,赵派赵疵迎战,结果赵疵兵败被杀,秦侵占赵的蔺、离石两地。不久,赵又收复两地。在这期间,赵国还参加了六国攻秦,《楚世家》载:楚怀王十一年(前318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但六国的行动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