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简《赵简子》论春秋贵族家族中的“师保傅母”

从清华简《赵简子》论春秋贵族家族中的“师保傅母”

雷鹄宇

[作者简介]雷鹄宇(1984— ),男,山西朔州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

清华简《赵简子》原无篇题,由两部分彼此独立但都与春秋末期晋国重臣赵简子有关的内容组成。简文的前半部分记述的是春秋末年另一位晋国重臣范献子对赵简子的劝谏,其中提到了在赵简子成长过程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的家臣“师保傅母”。杨宽先生在研究西周政权结构时就指出,“师”“保”是贵族家族中由兼有教养监护人员与族中长老双份身份的人员发展形成的官职,因其从贵族家内幼儿保育和监护礼制发展起来,故而具有长老监护的性质[1]337。从清华简《赵简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师保傅母”在贵族家族中仍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而春秋时期作为社会大变革时期,“师保傅母”也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从清华简《赵简子》与相关传世文献出发,重新审视春秋时期贵族家族中“师保傅母”的地位与作用,也有助于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