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赵氏梦文化的渊源

二、晋国赵氏梦文化的渊源

殷周的梦文化源流有自,它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短暂的文化现象,作为具有顽固意识、观念形态的梦文化不仅具有虚幻性的一面,而且有些梦的产生如果从人类的思维和观念形成特点而言,也具有科学性的成分。

春秋历史上晋国多梦,而从属于晋国赵氏的梦例尤为典型。据学者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重要文献《左传》记梦最多,达29例,其中晋国梦例就占到14例,近乎所有梦例数量的一半,而有关晋国赵氏的梦例涉及2例。[11]39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中不惜笔墨,广征博引,大谈赵氏四个典型梦例,其中用意可谓深长。这些梦包括赵盾之梦、赵孝成王之梦、赵简子之梦、赵武灵王之梦、赵婴之梦,等等。其实,我们探讨赵氏梦文化的渊源,与晋国历史的思想信仰等观念发生与发展特点是分不开的。晋国立国之初据说除成王桐叶分封弟叔虞于唐(史称“桐叶封弟”)之外,还有一种以托梦的方式,《左传》昭公元年记子产之言曰:“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数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首曰‘虞’,遂以命之。”[12]1228类似记载还见于司马迁《史记》之《晋世家》《郑世家》,此不具引。要言之,晋国之建立与武王邑姜之梦紧密相连,可见晋国以后历史典籍记载多梦以及叔带如晋后亦多梦,实际上存在着相当大的梦文化和思想信仰观念的流承渊源关系。或者说晋国赵人的梦文化受到了晋国文化的明显影响,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晋国建立的梦文化故事色彩奠定了其文化的神秘色调,这不能不对晋国的统治者和贵族产生深刻的烙印。生活其中的赵氏自然免不了受到这种文化基调的影响,这就容易为我们解释为什么赵氏之梦如此之多、如此典型的疑问。

赵国的建立与赵氏力量的兴起、发展、壮大紧密相关。自夏、商以来,史籍明载赵氏先人善御为王室重要辅助,尤其周王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给赵氏祖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赵氏的建立是在西周时期实现的,这是先赵势力集团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尤其在周穆王时期,造父为穆王御西行平乱立下大功,从而获得穆王的嘉奖,被赐以赵城,此后造父的氏族均称赵氏。周宣王时,千亩之战标志着周族与姜氏集团政治结盟关系的破裂,周王室处于内外交困、日暮途穷的形势,赵氏集团迫切需要另谋别途。由于赵氏距离晋国很近,因而“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始建赵氏于晋国”[3]1780。叔带就成为赵氏的祖先,开始了在晋国的艰难政治跋涉之旅。赵衰为赵氏在晋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至赵盾时,赵氏势力在晋国达到鼎盛时期。从赵氏在晋国的发展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赵氏政治集团的首脑人物如赵夙、赵衰、赵盾等亲身感受了晋国政治文化气氛,并受到春秋时期以占梦活动作为一种政治气氛的影响。春秋时期包括晋国在内的统治阶层,“已不仅是将占梦视为‘受命于天’的符瑞,而是将占梦当作一种施展政治目的的手腕,作为权位竞逐的精神利器”[13]180。现对春秋晋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梦卜活动进行简析,以揭示对赵氏梦文化形成的影响。

晋国先有丽姬编造假梦例残害太子申生。丽姬原是丽戎国君的女儿,在晋献公讨伐丽戎国时被俘,因受到献公宠幸而纳为夫人。《左传》和《国语·晋语》都记载,丽姬立为夫人后,担心自己与儿子奚齐的政治地位随着献公的老迈与死亡而消失,于是勾结群臣,计划消灭政治障碍,以利奚齐继承君位。正是在这样的政治阴谋和背景下,丽姬编造假梦构陷太子申生,离间献公与申生父子之间的关系。最终丽姬阴谋得逞,尽逐群公子,立了奚齐为太子。丽姬之梦发生在晋献公时期,重耳也深受其害,并且此梦不能不对他也产生一定影响。

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与楚成王肉搏之梦。在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在梦中被楚成王伏在身上并被吸食脑髓。晋文公从梦中惊醒后,对此梦兆十分恐惧。然而解梦者子犯却将此噩梦占为吉兆,并且这个吉梦在随后的城濮之战中以晋军大败楚军获胜得到应验。晋文公之梦境与现实正好相反,因此,此梦属于反梦的一个典型代表。

晋军司马韩厥之梦则是亡父托梦预示吉凶的故事。它记载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国和齐国在鞌之战前,晋军司马韩厥梦到亡父子舆梦中告诫他在战斗中要避开戎车的左右,以免受害。韩厥遵照父亲的警示,果然躲避了这场灾难,并立下了战功。其父托梦韩厥的预示作用得到现实验证。诸如晋国国君、妃姬或贵族的梦例,于史籍屡见。晋国的其他典型梦例还有韩宣子梦晋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晋侯有疾梦黄熊入于寝门、与晋景公关涉三梦、中行献子梦与厉公讼,等等。

从以上梦例可以看出,梦者的主体均为晋国国君、贵族等统治者上层,不论是编造之梦或为真实托梦抑或它类,都反映了晋国的历史和政治文化特点。晋国从立国之初就以梦的主题形式加以呈现,这深刻地影响了晋国的文化基调,或者准确地说,它属于梦文化的范畴。而这种梦文化的特点又深刻地影响了生活在晋国领域中的赵氏集团的政治和文化思维模式。当然,晋国历史记梦较多的原因,也是晋国面临严峻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情况的外在反映。不过,晋国或赵氏应对纷繁复杂的政治情势,倾向以梦的主题加以呈现或解决,这可以说是生活在晋国母体中的赵氏集团的一种实际和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