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初期赵国政治管辖权的争夺及其影响
2025年09月26日
汉代初期赵国政治管辖权的争夺及其影响
阎盛国
[作者简介]阎盛国(1972— ),男,河北康保人,历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秦汉史与《孙子兵法》研究。
在汉代赵国历史上曾有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那就是刘彭祖(前166—前92年)。在汉景帝二年(前155年)被封为广川王,四年之后,又被“徙赵为王”。赵王彭祖在位时间长达60余年,几乎历经整个景帝、武帝主政时期,去世时间仅比武帝早3年。值得关注的是,他所在这一历史时期,正值汉代中央政府着手解决同姓诸侯王国问题的时间节点上,身为赵王的刘彭祖,自然不能置身于“局”外,也不能“独善其身”,他曾为赵国政治管辖权与中央政府展开激烈的较量。这一较量持续的时间长,影响大。而这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却为令人眼花缭乱的“晁错削藩”、吴楚“七国之乱”和“淮南王谋反”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所掩盖。仿佛给人的感觉是,主夫偃提出的“推恩令”,一夜之间就解决了同姓诸侯王国问题。而实际斗争要比史书片段描写复杂得多,赵王彭祖曾给予顽强抵抗。因而说来,赵王彭祖是汉代同姓诸侯王与中央政府进行政治对抗的一个重要“符号”。本文旨在对这一特殊的政治“符号”展开解读,并进一步剖析围绕赵国政治管辖权争夺背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汉代社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