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体素质类

三、身体素质类

(一)50米(视频4-2-1、视频4-2-2)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反应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是学生速度素质的直接表现。

视频4-2-1 50米起跑

视频4-2-2 50米跑

2.场地器材

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3.测试方法

学生2~3人一组测试。采用站立式起跑,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

4.技术要领

50米跑的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4个部分。

采用站立式起跑,有力脚和异侧臂在前,缓慢吸气后屏住呼吸,眼看前下方,集中注意力听信号。听到“跑”或“枪声”时,后腿以膝领先迅速向前摆,同时前腿快速有力依次蹬伸髋、膝、踝关节,两臂快速有力,前后摆动。做到起跑时反应快、蹬摆快、第一步快。

起跑后加速跑,起跑后就转为加速跑,前几步要小步,保持身体向前倾斜,让身体重心慢慢地升高,千万不要一下子抬起身体重心。

途中跑,躯干保持正直或稍前倾、挺胸、收腹、拔腰、头部正直。上肢摆臂以肩为轴,轻快有力地贴身前后摆动,前摆时手的高度略超过下颌,后摆时,摆至上臂约与肩同高。下肢动作以髋为轴高速摆动,摆动腿膝关节折叠快速有力前摆高抬,带动同侧髋前送,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下压,快速趴地,后蹬腿蹬伸充分,蹬离地面后膝关节迅速折叠前送。整个过程高重心、协调、直线、向前、平稳。

冲刺阶段,最后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做冲刺动作。也可保持最高速度直接跑过终点。

5.练习方法

(1)原地摆臂。

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快—慢,每次练习3~5组,每组15秒,每组间歇1分钟。

(2)小步跑。

5~20米行进间小步跑练习,20秒为一组,每次练习5~6组,每组间歇2分钟。

(3)高抬腿。

高抬腿练习,15秒为一组,每次练习6~8组,每组间歇2分钟。

(4)听信号跑。

①两手撑地,一腿后伸,另一腿前抬,膝盖尽量靠近胸部,听信号快速启动跑出。

②俯卧撑听信号迅速蹲起起跑练习。

③原地快速高抬腿,听信号快速向前跑出。

④听发令起跑30~60米。

(5)加大步长跑。

①定距中速大步跑60米。

②定步增距大步跑30或40米。

(6)加速跑。

①从站立式姿势出发,逐渐加大跑速,发挥最大速度后借助惯性快跑20~30米,掌握大幅度放松快跑的技术。

②由慢到快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60~80米。

(7)快速跑。

①两腿平行站立,整个身体前倾,维持不住平衡时,快速向前跑出20米。

②由站立式出发,一开始就像跑50米一样尽快发挥出最大速度,主要改进起跑的加速跑技术。要求加大摆臂和抬腿的力量,带动蹬地腿后蹬要充分,跑的距离一般为20米、30米或50米。

(8)模拟跑。

模拟中考50米跑。要求组内间歇1~2分钟,组间间歇心率降到120次每分钟,每一练习强度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绩。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50米跑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4-2-1。

表4-2-1 50米跑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注意事项

(1)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2)受试者应穿运动鞋或胶鞋,不能穿钉鞋、皮鞋、凉鞋参加测试。

(3)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视频4-2-3 800米跑

(二)中长跑(视频4-2-3)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2.场地器材

400米田径场跑道,秒表若干块。

3.测试方法

受试者8~10人一组进行测试,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4.技术要领

中长跑的技术由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3个部分组成。

(1)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采用站立式起跑,发令前学生站在起跑集合线后,听到“跑”口令后,迅速起动迈出第一步。起跑后上体保持前倾,逐渐加大步伐和加快速度,随着加速段的延长,上体逐渐抬起,进入途中跑。

(2)途中跑。

途中跑的距离最长,是中长跑的主要部分,跑时要注意体力的分配,速度要均匀、有节奏。

(3)冲刺跑。

一般是跑完最后一个弯道以后,就可以进行冲刺跑了,此阶段要求全身用力,加快摆臂速度,全力冲过终点线。

5.练习方法

(1)连续跑台阶。

利用台阶,从一楼连续跑至五楼,重复4~6次,每次间歇3分钟。下楼梯时要尽量放松,待心率恢复至100次/分钟时即可开始下一次练习。

(2)反复跑。

反复进行80米、120米、150米重复跑,重复次数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情况合理安排,一般每组3次,重复4~5组,组间歇3~5分钟。

(3)持续跑。

要求学生在85%左右的强度匀速跑完2公里。

(4)间歇跑。

采用200+400+200米段落的间歇跑,要求速度接近或超过比赛速度;400+800+400米段落的间歇跑,要求速度慢于比赛速度。

(5)定时跑。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如5或10分钟内跑完一定距离。

(6)变速跑。

有计划地改变速度,提高一般耐力或速度耐力。如200米快跑接慢跑100米,慢跑作为调整。可以做2~3组,组间歇5分钟。

(7)加速跑。

加速跑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向前最大冲力。如慢跑接加速跑的练习、小步跑接加速跑练习、高抬腿跑接加速跑练习。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中长跑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4-2-2。

表4-2-2 中长跑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注意事项

(1)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提醒有慢性病患者或身体不适者不能参加测试。

(2)中长跑过程中出现腹痛,此时可以采取降低运动强度,放慢跑速,同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并做深呼吸解除疼痛。若腹痛无缓解应停止运动。

(3)测试人员应告知受试者在跑完后应继续缓慢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4)受试者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三)立定跳远(视频4-2-4)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平坦草坪或沙坑、丈量尺。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作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3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1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技术要领

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4个部分成。

视频4-2-4 立定跳远

(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2)起跳:当两臂从后方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充分蹬伸髋、膝、踝关节向前跳起,保证空中充分展体。

(3)腾空: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学生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要保持伸直。

(4)落地: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

口诀: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脚跟着地屈膝缓冲。

图4-2-1 立定跳远技术动作

5.练习方法

(1)原地摆臂。

每一次摆臂都要让学生做到前摆时快速有力,后摆时慢慢放下摆至体后,摆到不能再摆的位置为止。10~20次/组,初练者隔天2~3组。

(2)原地摆臂纵跳。

双脚自然开立,从深蹲开始,通过原地摆臂,利用腿部给地面的瞬间下压的反作用力,再加上身体重心自下而上的加速运动以及上肢的摆提力,进行摆臂蹬地向上跳起,在下落缓冲的时候还原到深蹲,如此反复练习10~20次/组,可每天3~5组。

(3)单足跳。

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完成3~4组。

(4)收腹跳。

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20~30次/组,完成3~4组。(可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5)连续蛙跳。

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腾空时间长,空中展体,落地时要收腹伸腿,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一般连续跳6~8次为一组,练习4~6组。

(6)跳台阶。

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高度一般为40~60 cm,重复3~4组。

(7)挺身跳。

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6~8次/组,完成3~4组。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4-2-3。

表4-2-3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注意事项

(1)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2)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3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3)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四)引体向上(视频4-2-5)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该指标的测试适用于大学各个年级的男生。

2.场地器材

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3.测试方法

引体向上采用高单杠或高横杠进行测试,杠的粗细以受试者手能握住为准。受试者面向单杠,自然站立,然后跃起正手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待身体停止晃动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引体时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时,还原,呈直臂悬垂姿势,为完成1次。引体向上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加分幅度为10分。

4.技术要领

起始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朝前)单杆,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当下巴超过单杆时稍作停顿,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恢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身体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视频4-2-5 引体向上

5.练习方法

(1)斜身引体。

面向低单杠(或者低双杠),双手握杠与肩同宽,两腿前伸,身体正直,手臂与躯干保持90°,然后做出屈臂引体。当上体贴近横杠时,即为完成一次。每组练习20~30次。每次练习4~6组,每组间歇90秒。

(2)高位反向划船。

站在杠前,双手握杠,身体后倾,直到双手伸直,双脚踩稳地面,接着启动背部将身体拉向杠。20次一组,每次完成3组。

(3)单杠悬挂。

单杠悬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双手的握力,练习时,每次悬垂至自身无法坚持为止,重复3组,组间休息60~90秒。

(4)悬挂肘部微屈。

悬挂肩膀发力拉动身体,直至肘关节弯曲30°。每次完成2~3组,每组完成8~12次。

(5)弹力带助力引体。

首先把弹力带的一端打结成环状,绕过拉杆并套住后,请确认拉扯时弹力带是牢固的。用手掌向前抓杠,并将双脚踩在弹力带的下缘,然后开始向上引体,再慢慢放下。每次练习至少完成2~3组,每组8~10次。

(6)友人助力引体向上。

找一个好朋友在下方辅助你,加一点力量在脚部或是双手推动、托起你的背部,帮你完成引体向上。每次进行2~3组,每组8~10次。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引体向上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4-2-4。

表4-2-4 引体向上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拉起。

(3)下颌达不到横杠上缘或引体时,身体有摆动、屈膝、挺腹等动作,该次不计数,应立即纠正,继续测试。

(4)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则停止测试。

(5)测试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仰卧起坐(视频4-2-6)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该指标的测试适用于大学各个年级的女生。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一分钟仰卧起坐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加分幅度为10分。

4.技术要领

身体平躺仰卧于垫上,双肩胛骨着垫平躺,两腿屈膝,腹部与大腿呈90°,大腿与小腿呈90°,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臀部不能离垫,可有同伴压住脚面。收腹屈背,双臂屈肘前摆内收,利用低头、含胸的惯性迅速起坐,动作协调一致,双肘触及两膝,然后后仰还原成预备姿势。

5.练习方法

(1)仰卧举腿。

仰卧在体操垫上,下腹收紧,双腿同时由地面向上快速抬起(双腿伸直状态)至与地面垂直,然后将两腿慢慢向下放回到地面,特别是小于45°后,双腿下落速度越慢越好,主要是利用腹肌的拉力控制双腿下落的速度。做此动作要注意快速举腿,慢速放腿。练习10~15次,重复3~4组。

(2)半程仰卧起坐。

动作开始之前收紧臀大肌,并用力收紧腹部,腰部紧贴地面,下颌收紧,双腿放松,卷腹起身时腰部要一直顶住地面。每组15~20次,练习2~3组。

(3)仰卧两头起。

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腿并拢伸直,双手向头后伸直。弯曲腰部,将腿和手臂同时抬起,并呼气。抬起过程中,双腿要伸直并抬起与地面呈30°~45°角,上身要离开地面,直至手臂摸到小腿,然后慢慢将腿和手臂放回起始位置,同时吸气。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4)节奏训练。

根据教师口令节奏(2拍起、2拍下,1拍起、1拍下的不同节奏)完成,练习组数为3~4组,组与组之间休息30秒左右。

视频4-2-6 仰卧起坐

视频4-2-7 坐位体前屈

(5)计时训练。

在保证每组练习的时间(10秒、20秒、30秒等)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做。练习组数为3~4组,组与组间歇30秒。

(6)速度训练。

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定的量。如要求学生在15秒之内完成最高13次以上,组与组之间休息30秒。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仰卧起坐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4-2-5。

表4-2-5 仰卧起坐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两肩胛没有触垫、双手没有抱头、膝关节没有屈曲成90度、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六)坐位体前屈(视频4-2-7)

1.测试目的

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学生的柔韧素质。身体柔韧性差不仅会影响体育活动,还可能引起肌肉松弛,导致受伤或受伤后不易恢复、容易疲劳等。

2.场地器材

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3.测试方法

坐位体前屈采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与软垫进行测试。测试前,应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与软垫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软垫上,两腿向前伸直;两足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10~15厘米。测试时,受试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身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匀速推动游标平滑前行,直到不能推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4.技术要领

双脚并拢,与地面垂直,伸直膝关节(伸直腿),挺胸、收腹、翘臀,形成背弓,下巴微抬,目视前方。以腹股沟(大腿根)为折叠线,躯干缓缓向下压直到腹部、胸部、下巴依次完全贴于腿上为止。手臂尽量往前伸,同时手掌与地面保持平行。

5.练习方法

(1)站位体前屈。

站立膝盖伸直,上体与腿尽量贴紧,也可两手扶小腿后部完成动作。做10次×3组。

(2)正压腿。

一腿直立,另一腿放于肋木上,上腿向前,尽量用胸贴腿,双膝不得弯曲,一定次数后换腿。做(8~10)次×3组。

(3)盘腿体前屈。

两腿屈膝盘坐,两脚掌相对,两手握住两脚,上体前屈。做10次×3组。

(4)站位利用台阶练习法。

站在上一级台阶上,成站位体前屈姿势,加振动,用手指指尖或手掌去触摸下一级台阶的台面。做(8~10)次×3组。

(5)坐位双脚并拢练习法。

双脚并拢,膝关节伸直,脚尖勾回,身体前扑,加振动用双手去抓双脚脚尖或者双脚前脚掌。做(10~15)次×3组。

6.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坐位体前屈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4-2-6。

表4-2-6 坐位体前屈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注意事项

(1)测试者脱鞋在测试仪器板上呈直角坐,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3)每次测试前,测试人员都要检查游标导轨近端位置。

思政元素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调节心情,缓解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给人带来青春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体育运动能够培养灵敏的思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陶冶人的情操,体味人生的是非与成败,折射出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体育迷人的魅力,在于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言败、敢于拼搏的精神。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不仅鼓励人们要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胜利,也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克服困难、更新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比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项目中的中长跑项目,不仅是一场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更是一种毅力的较量,有时信心、拼搏比体力更重要。中长跑过程中生理反应有个“极点”,这个“极点”的出现,很容易让人降低速度或是让人放弃。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长跑?在学生生涯和以后漫长的人生中,千帆竞发,在激烈的竞争中绝不要失去信心,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要抖擞精神,坚持不懈地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