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竞赛规则简介

五、竞赛规则简介

(一)场地与器材

(1)竞赛区。街舞竞赛区场地为14米×12米,不设边界线,一般应为木地板。地板应不反光,防滑,平整。

(2)座位区。裁判将坐在赛场的正前方,仲裁和裁判长坐在前排裁判的正后方。

(3)等候场地。与赛场相连的一块特定区域为等候场地。等候场地只允许进出场的两名或两组选手及教练员使用,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4)各类灯光齐备,大小、色彩、图案、追光等能及时变化,适于比赛、表演等。

(二)竞赛规则

1.评判要素

(1)成套动作(满分10分)。

①编排与创意3分。

②动作完成与质量3分。

③感觉与表现力3分。

④音乐选择与质量3分。

⑤服饰与形象3分。

(2)斗舞(满分10分)可设3~5轮,采取小组淘汰制进行评判。

①难度与创新3分。

②完成与质量2分。

③完整与连贯2分。

④乐感与配合2分。

⑤现场表现与气氛2分。

2.服装规定

比赛选手应着街舞风格的服装,服装不得过分暴露,不得有反映暴力、色情的内容,不得有不健康内容的图案、文字、饰物和道具,整体应该青春、健康、积极向上、整洁大方。否则视具体情况扣分或取消参赛资格。

3.选手的规定

选手应准时入场,在开赛叫到后20秒不出场视为弃权,宣布弃权后选手将失去参加该项比赛的资格。另外,确认报名后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如确因伤病需更换,必须在比赛开始前24小时持大会医生证明提出申请,由组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换。

4.特殊情况

(1)音乐播放错误。

(2)由于音响设备而出现的音乐问题。

(3)由于现场设备问题引起的干扰如灯光、赛台、摄像机等。

(4)其他任何与选手无关的异物进入比赛场地。

(5)选手责任外的特殊情况而引起的弃权。

选手在遇到以上任何特殊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停止做动作,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重做,经批准后执行,比赛以后提出的抗议无效。

思政元素

街舞运动动作酷炫,在初始的学习过程中难度会比较大,在基础技术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坚韧忍耐、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不在困难前低头、勇于拼搏的品格,并将这种品质融入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逃避、不放弃,选择迎难而上,战胜困难。同时通过对街舞团体舞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个人的水平高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在表演时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够将好的舞蹈作品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互帮互助,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课下积极探索街舞运动的价值作用,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热爱练习街舞运动,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体能,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