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技术

二、基本技术

(一)踢球

踢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的某一部位把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踢球是足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主要用于传球和射门。完整动作包括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随前动作5个技术环节。

1.动作要领

(1)助跑。

助跑是指运动员踢球前的几步跑动。其作用有:一是调整人与球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踢球时有一个理想的支撑点,保证支撑脚选位的合理性和踢球方向的准确性;二是通过步幅和方向的调整,使人在踢球前获得一定的前移动量,通过动量传递,增加摆腿击球的力量和速度。

(2)支撑脚站位。

支撑动作贯穿于整个踢球过程,它包含支撑脚的位置、落位方法、脚的指向和关节支撑等因素。支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在踢球过程中的平衡,保证摆踢发力动作的顺利完成。

(3)摆腿。

摆腿是指踢球腿击球前的摆动过程。它是踢球的主要力量来源,按动作顺序分为后摆与前摆阶段。后摆是为增大前摆幅度和速度创造条件,前摆则是将助跑与后摆所储备的能量以及自身的能量集中作用于球体,使球获得足够的冲力。

(4)击球点。

踢球技术不同,击球时选择的脚与球的接触点不同,如球的后中部、后中下部、后侧部等。

(5)随前动作。

随前动作是指踢球腿击球后的一段随球摆动过程。这种随前摆动可以对尚未达到最高速度的球起到进一步加速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控制出球方向的稳定。脚与球分离后顺势前摆着地,可产生制动效果,并有缓冲前移冲力的作用。

2.各种踢球的技术特点

踢球的方法很多,根据脚的接触部位不同,可分为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脚尖踢球和脚跟踢球等。

(1)脚内侧踢球。(视频5-3-1)

脚与球接触面积大,触球准确平稳,且易于掌握,是短距离传球和射门常用的脚法。

①动作要领。踢定位球,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膝关节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对准来球,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②练习方法。一人用脚挡住球,另一个人踢球,注意踢球动作准确性及击球的部位是否正确,做3组×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内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

表5-3-1 脚内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脚背正面踢球。(视频5-3-2)

脚背正面踢球的摆幅相对较大,摆踢动作顺畅快速,便于发力,但出球路线或性能缺乏变化,适用于远距离的发球和大力射门。

①动作要领。直线助跑,支撑前的最后一步稍大些,支撑脚积极支撑,在球的侧面10~12厘米,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踢球腿随跑动向后摆动,小腿屈曲,支撑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

②练习方法。

a.离墙5~6米进行练习,注意小腿的摆动是否正确,做5组×10次。

视频5-3-1 脚内侧踢球

视频5-3-2 脚背正面踢球

视频5-3-3 脚背内侧踢球

视频5-3-4 脚背外侧踢球

b.将距离加长到30米左右,主要进行力量的练习,做3组×1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背正面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2。

表5-3-2 脚背正面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3)脚背内侧踢球。(视频5-3-3)

脚尖指向出球方向,屈膝,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做爆发式摆动,脚尖外转,脚背绷直,用脚背内侧击球,击球后踢球腿和身体随前摆动。

①动作要领。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支撑脚踏在球侧后,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眼睛看球,重心稍倾向支撑脚一侧。在支撑脚踏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外后向前内略呈弧线摆动,膝踝关节稍外旋。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的内侧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时,膝关节向前顶送,脚背绷直,脚趾扣紧斜下指,以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落地。

②练习方法。利用障碍物来练习,障碍物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标志盘、标志桶,做3组×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背内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3。

表5-3-3 脚背内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4)脚背外侧踢球。(视频5-3-4)

此方法灵活性大,出球隐蔽性较强,比赛中各种距离的弧线球和非弧线球都可使用。

①动作要领:脚背外侧踢球是用脚第三、第四、第五跖骨部位接触球的一种方法。脚面直,脚趾向内扣紧并斜下指,用脚背外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着地。

②练习方法:a.两人短传练习,可进行传球和射门的练习或进行一人传球,一人射门的练习,做3组×20次。

b.长距离传球,可进行一人传球、一人接球练习,做3组×1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背外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4。

表5-3-4 脚背外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二)接球

接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身体合理部位将运行中的球接下来,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个动作。从其动作结构分析,一个完整的接球动作应包括判断选位→接球前的支撑→触球动作→接球后跟进四个技术环节。

1.动作要领

(1)判断选位。

运动员在接球前,首先要准确地判断来球的路线、落点、速度及性质等,并且要注意观察邻近同伴和对手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合理地移动选位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2)接球前的支撑。

稳固的支撑是接好球的保证。接球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支撑脚的位置和支撑的稳定性。支撑脚的位置是指支撑脚与接球点的方位和距离。合理的支撑距离,有助于接球动作的顺利完成,而支撑脚的合理方位,则有助于运动员将球控制在所需的位置上,并能尽快地转入下一步行动。

(3)触球动作。

接球的根本问题是削弱来球的冲力,削弱来球冲力通常可采用缓冲或改变球运行路线的方法。

(4)接球后跟进。

接球后身体重心随球快速移动是迅速衔接控球动作的技术关键。接球动作开始时,重心位置落在支撑脚上,以保证接球动作的稳定性。但随动作发展,应有意识地将重心向接球方向转移,接球动作完成后,重心应在球运行的上方及时移动,从而使身体的运动方向与球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保证身体能尽快地移动到控制球或支配球的位置上。

2.各种接球的技术特点

(1)脚内侧接球。(视频5-3-5)

此方法由于脚触球面积大,动作简单,容易掌握,在比赛中应用率是最多的;主要用来接滚地球、反弹球、空中球。

视频5-3-5 脚内侧接球

视频5-3-6 脚背正面接球

视频5-3-7 挺胸式接球

视频5-3-8 收胸式接球

①动作要领。接空中球,根据来球的速度以及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抬接球腿,用内侧对准球,脚触击球的瞬间后撤,将球停在需要的位置。

②练习方法。利用墙来进行练习。先从原地开始,到运动中,再从球的落点低过渡到高,做5组×1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内侧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5。

表5-3-5 脚内侧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脚背正面接球。(视频5-3-6)

此方法多用于接高空球。根据来球的速度、球的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脚背面与球的下部接触的瞬间,接球脚向下撤,缓冲来球下坠的力量。

①动作要领。身体正对来球,判断来球路线和速度,支撑脚稳固支撑,接球腿屈膝提起,以脚背正面对球迎出,触球刹那,接球脚引撤下放,膝、踝关节相应放松,以增强缓冲效果。

②练习方法。两人对面站立,一人抛球,一人练习接球,抛球人可以将扔球力度加大,增加练习难度,做5组×1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背正面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6。

表5-3-6 脚背正面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3)胸部接球。

胸部接球的部位较高,加上胸部面积大,肌肉较发达,易于掌握,所以是接高球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有挺胸式和收胸式两种方法。

①动作要领。挺胸式接球:要判断来球的落点,选择适当的接球位置,接球时身体正对来球,两腿自然开立,膝微屈,两臂自然放置在体侧,上体稍后仰与来球形成一定的角度。触球刹那,胸部主动挺送,使球触胸后向前上方弹起落于体前。(视频5-3-7)

收胸式接球:面对来球,双脚开立,挺胸引球,接球时收胸、收腹,臀部后移将球接在身体前面。(视频5-3-8)

②练习方法。个人将球抛高或者提高,练习各种接高空球练习,也可以一人抛球一人接球,做5组×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胸部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7。

表5-3-7 胸部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4)脚掌接球。(视频5-3-9)

脚掌接球的部位是以前脚掌为主。其特点是动作简单,控球稳定可靠,适用于接迎面地滚球或反弹球。

①动作要领。判断来球路线或落点,选好接球位置并稳固支撑,接球腿屈膝提起,脚尖勾翘,使脚掌和地面形成一定的仰角,球临近或落地刹那,接球腿有控制地下放,用脚前掌部位触压球的后中部,将球控制在脚下。

②练习方法。两人一组,一人传球,一人接球,逐渐加大距离,增加练习难度,练习10米×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掌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8。

视频5-3-9 脚掌接球

表5-3-8 脚掌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5)大腿接球。(视频5-3-10)

大腿接球技术的特点是接触球部位面积大,而且大腿肌肉丰厚有弹性,所以该动作简单易做,适用于接有一定弧度的高球。

①动作要领。身体正对来球,选好支撑脚位置并稳固支撑,接球腿屈膝上抬,以大腿中前部对准来球。触球瞬间,接球腿积极引撤下放,接球部位的肌肉相应放松,以加强缓冲效果,使球触腿后落于体前。

②练习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接球,练习过程中,加大抛球力量,拉远传球距离,做5组×1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大腿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9。

视频5-3-10 大腿接球

视频5-3-11 头部接球

表5-3-9 大腿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6)头部接球。(视频5-3-11)

头部接球技术的特点是接触球的点较高(用头部的前额接球),实用性较强,适用于接有一定弧度的高球。

①动作要领。接下落高球:身体正对来球,选好支撑脚位置并稳固支撑。当球接近时,身体不要向后倾斜过多,维持身体姿势,用前额部位对准来球,接球瞬间,稍屈膝下蹲,颈部适当放松,缓冲来球力量,使球触头后落于体前。接力量较小的来球,还可采用头垫接的方法,即接球时头部肩部有缓冲动作即可。

②练习方法。

a.自己抛球,自己接球,做5组×20次。

b.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接球,熟练后,加大抛球高度,3组×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头部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0。

表5-3-10 头部接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运球

运球技术动作通常由运球方法的选择与准备、跑动中间断触球、为下一个动作的衔接做好准备三个环节组成。掌握和合理运用运球与运球过人技术,对调控比赛节奏、丰富战术变化、突破密集防守、创造射门机会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1.动作要领

(1)支撑脚踏地蹬送阶段。

蹬送动作的作用是推动人体重心前移,维持身体相对平衡,保证运球脚顺利完成触球动作。这一阶段,应尽量缩短支撑时间,积极蹬送,以加速重心的移动。

(2)运球脚前摆触球阶段。

在支撑脚蹬送的同时,运球脚前摆触球给球以推动力。触球动作包括触球部位、触球时间、触球力量和触球方向等因素。只有熟练地把握好这些因素,并协调其相互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对球的有效控制。

(3)运球脚踏地支撑阶段。

运球脚触球后应顺势落地支撑,并随即过渡到蹬送动作,以保证重心移动的连续性,使人体与球的移动保持一种协调关系,为运球动作过程的连贯、流畅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运球过程中,撑、蹬、摆、送动作是有序的统一体,应连贯完成。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好运球脚的前摆触球环节,这是掌握和提高运球技术的关键。

2.各种运球的技术特点

(1)脚内侧运球。(视频5-3-12)

运球动作幅度大,控球稳,虽不能加快速度,但是左右转换方向都很容易。主要适用于掩护性运球或运球变向,它是比赛中使用得最多的运球方法。

①动作要领。跑动时身体放松,支撑脚落在球侧方,身体稍向支撑脚一侧倾斜,运球脚屈膝,脚尖稍外转,用脚背内侧部位推拨球的后中部,拨球后运球脚及时落地支撑。

②练习方法。在慢跑中练习各种单脚的运球方法,运球路线沿直线进行,做5组× 1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内侧运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1。

表5-3-11 脚内侧运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脚背外侧运球。

易于变化运球方向和发挥奔跑速度,还具有掩护球的作用。运用时灵活性、可变性强,运球形式可分为直线运球、曲线运球和变向运球。

①动作要领。运球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屈肘自然摆动,步幅稍小。运球脚提起,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尖稍内转。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

②练习方法。

a.在足球场上沿中圈用脚内侧、脚背外侧、脚背内侧练习弧线运球,做5组×20次。

b.从低头运球过渡到抬头运球,做3组×20次。

c.扣拨组合练习、扣推组合练习,做3组×20次。

d.拉、推、拨组合练习,做5组×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背外侧运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2。

表5-3-12 脚背外侧运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视频5-3-12 脚内侧运球

视频5-3-13 脚背外侧与脚背内侧运球

视频5-3-14 抢球

视频5-3-15 正面跨步抢球

视频5-3-16 正面倒地铲抢

续表

(3)脚背内侧运球。

与其他运球技术相比,速度最慢,容易控制,多用于掩护性运球或运球变向。

①动作要领。运球时,支撑脚稍向前跨,踏在球的前侧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随着身体向前移动,运球脚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侧后中部。

②练习方法。

a.运球路线沿S线进行,两脚交替完成,做5组×20次。

b.拨球练习和拉球练习,做3组×10次。

c.拉球转身180°运球练习和单脚交替拉球转身180度练习,做3组×10次。

d.扣球转身变向运球练习,做3组×10次。

e.运球绕杆练习,做5组×20次。

③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脚背内侧运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3。

表5-3-13 脚背内侧运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脚背外侧运球与脚背内侧运球见视频5-3-13。

(四)抢球(视频5-3-14)

1.动作要领

抢球是指将对手脚下控制的球抢过来或破坏掉的动作方法。

2.各种抢球的技术特点

(1)正面跨步抢球。

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身体重心下降并放在两脚之间,面向对手,在对手运球脚触球即将着地或刚着地时,支撑脚用力后蹬,抢球脚以脚内侧对着球跨出,膝关节弯曲,身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抢球脚上,另一脚立即前跨。如果双方的脚同时触球,则要顺势提拉,使球从对方脚背滚过,同时身体重心要迅速跟上,把球控制好。在离球稍远抢不到的情况下,则可用脚尖捅抢。(视频5-3-15)

(2)正面倒地铲抢。

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身体重心下降并落在两脚间,面向对手。在对手运球脚触球即将着地或刚着地时,一脚立即用力后蹬,另一脚沿地面向前滑铲,同时上体侧转后仰倒地,接着蹬地脚迅速沿地面呈弧形扫踢球,屈肘用手扶地或接着侧滚。(视频5-3-16)

①练习方法。

a.两人一球练习。将球放在一个队员的脚下,另一个人在慢速中运用各种抢截球技术抢截球。然后过渡到一人运球、另一个人在慢速中运用各种抢截球技术抢截球,做5组×10次。

b.两个人同向慢跑,在跑的过程中要做出合理冲撞的动作来,体会合理冲撞的时机、部位和如何发力,做3组×10次。

c.一人直线运球,另一人由后赶至并肩时实施合理冲撞并控制球,做3组×10次。

d.铲球练习,球由静止逐步过渡到运动中,增强在比赛中的实战感觉,做5组× 20次。

e.将抢截球技术的练习与射门或者传球技术连接起来练习,做5组×10次。

②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4。

表5-3-14 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五)头顶球

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

1.动作要领

(1)击球时机。

从理论上讲,最佳的时机应是在头部摆至垂直部位时发力顶击,因为这时身体重心相对平稳,便于动作的控制,能够充分发挥摆体的速度,否则将会影响顶球的力量。

(2)顶球部位。

顶球部位是指顶球时头与球的对应部位,包括头的触球部位和击球点,它直接影响顶球的准确性和力量。因此,应根据来球的路线、出球的方向来确定相应的击球部位,以保证球能按预定的目标运行。

(3)颈部发力动作。

颈部发力动作是整个发力过程的最后阶段。颈部发力应短促有力,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顶球时机,并保证击球的速度。常见的颈部发力动作有向前顶送、向下点击、向侧摆甩和向后蹭顶等,击球时颈部的适度紧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顶击球后,身体姿势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在顶、跳顶、争顶或鱼跃顶球后,既要注意落地缓冲和保护动作,又应注意控制身体姿势,保持重心的稳定,保证动作的转换速度。

视频5-3-17 原地头顶球

视频5-3-18 跳起正面头顶球

视频5-3-19 原地跳起侧身头顶球

2.各种头顶球的技术特点

(1)原地头顶球。

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前后站立或平行站立,膝关节微屈,两眼注视来球,上体稍后仰,两臂自然张开,挺胸展腹,下颌收紧。顶时,蹬地、收腹、摆体、顶送发力,当头摆至身体垂直部位时,用前额正面顶击球的后中部,顶击球瞬间,颈部肌肉保持紧张,顶球后继续前送,以便于控制出球的方向。(视频5-3-17)

(2)跳起正面头顶球。

两脚前后站立,维持身体平衡,掌握好起跳时机,起跳脚积极蹬跳发力,手臂协调向上提摆,以加强跳起力量。起跳后,挺胸展腹,形成背弓,两眼始终注视来球。跳至最高点时,迅速收腹摆体,下颌收紧,前额积极迎球顶送发力,顶球后屈膝缓冲落地时,看清球的飞行路线,以便进行下一步动作。(视频5-3-18)

(3)原地跳起侧身头顶球。

身体稍侧对来球,出球方向一侧的支撑脚靠前站立,以便转体发力。击球刹那,后脚用力向出球方向蹬转带动身体转动,当身体转向出球方向时加速摆体,用前额部顶击球。(视频5-3-19)

3.练习方法

(1)在原地做各种头顶球模仿练习,做3组×10次。

(2)双手拿球,用头部去击球,体会击球的部位,做5组×10次。

(3)利用墙进行练习。自己把球抛向墙,利用墙的反弹力进行练习,做3组×15次。

(4)多人的抛球。头顶球练习,能够训练出队员对运行中的球的判断力,做5组× 10次。

(5)顶起射门练习。顶起队员站在球门附近,掷球者将球抛到罚球点附近,顶球者跑上去顶起入门,做3组×10次。

(6)远距离练习方法。两人相距20米左右,一人传过顶球给对方,另一人将球顶回去,做5组×200次。

(7)三人向后蹭顶球练习。甲抛球给乙,乙蹭顶给丙,丙接球后给甲,如此循环,做5组×10次。

(8)争顶球练习。三人一组,一人抛球,另外两人去争抢,做5组×20次。

(9)鱼跃头顶球练习。在沙坑或垫子上进行。一人抛球,另一人练习,做5组× 10次。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头顶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5。

表5-3-15 头顶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续表

(六)掷界外球

掷界外球是指运动员按规则的规定用双手将球掷入场内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掷球时,掷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用一个连续动作掷入场内,脚可以踩在边线上,但不得越过边线。(视频5-3-20)

1.动作要领

面对场内出球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膝关节弯曲,上体后仰呈背弓,重心移到后脚上(左右开立时,重心在两脚间),两手自然张开拇指相对,持球的侧后部,屈肘将球置于头后。掷球时,后脚用力蹬地,两腿迅速伸直快速摆体,同时两臂急速前摆。当球摆到头上时,用力甩腕将球掷入场内。掷球时,脚可沿地面向前滑动,但不得离地或踏入场内。

2.练习方法

(1)两人一球练习。相距一定距离,在原地相互掷界外球;然后过渡到助跑掷界外球,做5组×10次。

(2)前场界外球战术练习,做5组×20次。

(3)力量较大的队员将球直接掷入罚球区攻门,做3组×10次。

(4)将球掷到球门柱近端,由前锋队员后蹭击球攻门,做5组×10次。

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掷界外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3-16。

表5-3-16 掷界外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视频5-3-20 掷界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