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技术
(一)握拍方法
握拍法是指运动员手握乒乓球拍的方法。握拍法主要包括直握拍法和横握拍法两种,每个人可根据自身不同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握拍法。
1.直握拍法
直握拍法又叫“钳式握拍法”。根据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以及打法的要求,还可分为:大钳式、中钳式和小钳式。其中,中钳式是我国传统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常采用的握拍方法。
动作方法:食指和拇指自然弯曲,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和拇指的第一指关节分别压在球拍的两肩处,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要适中。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由中指的第一指关节内侧顶在球拍背而的1/3处。(见图5-4-1、图5-4-2)

图5-4-1 直握拍法(正面)

图5-4-2 直握拍法(反面)
2.横拍握法
横握拍法又称“八字握拍法”。根据打法需要,可以采用深握或者浅握。
动作方法:拇指与食指呈八字形,将虎口压在球拍右上肩,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呈握手的姿势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于中指旁,食指自然伸直斜贴在球拍的背面。深握时,虎口紧贴球拍;浅握时,虎口轻微贴拍。(见图5-4-3,图5-4-4)

图5-4-3 横拍握法(正面)

图5-4-4 横拍握法(反面)
3.练习方法
(1)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法,边看、边听、边模仿,掌握规范的握拍方法。
(2)采用正确的握拍方法进行挥拍练习(单一技术),注意握拍时各手指的位置及用力情况。
(3)两人一组做正手攻球和反手拨球(推挡)转换技术练习,相互检查、纠正握拍动作。
(4)观看优秀选手握拍技术录像。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握拍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
表5-4-1 握拍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二)站位及准备姿势
1.站位
站位是指运动员与球台之问所处的位置。根据运动员所站立的位置与球台端线之间的距离,可将站位划分为近台、中台、远台、中近台和中远台。(如图5-4-5所示)

图5-4-5 站位
不同打法类型的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站位。一般情况下,左推右攻打法和直拍两面攻打法的运动员基本站位选择近台;弧圈球打法和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类的基本站位选择在中近台;削球型打法的基本站位选择在中远台和远台。根据自身身高和技术特点,可做适当调整。
2.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是指击球员在准备击球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其基本动作要领为:两脚平行站立,略比肩宽,两膝微曲,前脚掌内侧着地,脚跟稍稍提起,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两手自然弯曲置于体侧,前臂、手腕、手指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置于腹前。上体略前倾,含胸收腹,两眼注视来球。(见图5-4-6,图5-4-7)

图5-4-6 直板准备姿势

图5-4-7 横板准备姿势
3.练习方法
基本站位是指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个固定点。不同类型打法的选手,其基本站位的范围大小也不相同。直拍近台快攻型打法的基本站位所指范围较小,弧圈球打法就大些,削球打法则更大。另外,基本站位还与个人身体及对方打法特点有关。对方是左手握拍,本方在接发球站位时应稍向中间移位;对方是削球打法时,站位应稍向后退一些;为进一步突出正手进攻的频率,进攻型打法的基本站位多偏于球台左侧。
以上所述仅是一般情况,每个运动员的基本姿势还要依其身体条件及技术特点略有变化。例如,个子高的运动员,两脚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大一些;左推右攻打法或正、反手两面技术均衡的运动员基本姿势多为两脚平站,执拍手的位置亦稍偏向反手位,球拍下端朝向反手位;以侧身攻为主的运动员,左脚多在右脚前半脚至一脚的距离,执拍手亦放在身前偏正手位的一侧。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站位及准备姿势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2。
表5-4-2 站位及准备姿势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1.发球
乒乓球的比赛或训练都是从发球开始,发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发球的种类较多,按形式来划分,可分为低抛发球、高抛发球和下蹲式发球;按方位来划分,可分为正手发球、反手发球和侧身发球;按性质来划分,可分为速度类发球、落点类发球、旋转类发球,如侧上、侧下、转与不转、长球、短球等。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发球技术。
(1)平击发球。
平击发球在发球技术中最简单,较易掌握,是练习者在练习初级阶段较常采用的一种发球。分为正手平击发球和反手平击发球两种:
①正手平击发球。动作方法(以右手握拍为例):站位近台中间偏左处,左手将球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稍前倾,向右后上方引拍,当球下落至略高于球网时,大臂带动前臂向前平行挥动,击球的中上部,使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的中段附近,击球后顺势还原。(视频5-4-1,视频5-4-2)

视频5-4-1 横板正手平击发球

视频5-4-2 直板正手平击发球

视频5-4-3 横板反手平击发球

视频5-4-4 直板反手平击发球

视频5-4-5 横板正手发转(不转)球

视频5-4-6 直板正手发转(不转)球
②反手平击发球。动作方法(以右手握拍为例):站位于球台中间偏左处,右脚稍前或平行站立,左手将球抛起至身体左侧前方的同时,右臂外旋使拍面稍前倾,向左后方引拍。当球落至稍高于球网时,挥拍击球的中上部向右前方发力,身体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使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的中段区域,击球后顺势还原。(视频5-4-3,视频5-4-4)
③练习方法。
a.做徒手抛球和挥拍击球结合性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b.一人发球一人接球,交替进行,互相交流发球时的感觉。
c.利用多球进行练习,使球尽量快、狠、准。
d.先练习不定点发球,再练习定点发球。
④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3。
表5-4-3 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转球和发不转球。
转球与不转球是指发球员用相似的动作发出旋转强弱差异较大的球。共同特点是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通过转与不转的配套使用,以旋转变化来迷惑对手,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①正手发转球和正手发不转球。正手发转(不转)球:站位时左脚在前,右脚在侧后,抛球的同时执拍手向后上方引拍。直拍手腕作伸,横拍手腕略向外展和伸,向右后上方引拍。当球降至网高时,执拍手迅速用力向前下挥动,发球后迅速还原。(视频5-4-5,视频5-4-6)
发加转下旋球:用球拍的下半部(拍头)触球,摩擦球的中下部,拇指、食指、手腕在触球瞬间加强爆发力,尽量多摩擦球,注意体会球拍吃住球的感觉。
发不转球:手臂外旋幅度小,减少拍面后仰程度,以球拍中后部偏右方(靠近拍柄)触球,击球中部或中下部,减少向下摩擦球的力量,近似将球向前推出,使作用力接近球心,从而形成不转球。
②反手发转球和反手发不转球。反手发转(不转)球:左手持球将球抛起,同时右臂及手腕外旋,横拍手腕略向外展,使拍面稍后仰,向左后上方引拍。球下落时,持拍前臂加速向右前下方发力,发加转球时,球拍拍面较平,摩擦球的偏中下底部,向前下方发力,横拍手腕外旋;发不转球时,手腕不是用力摩擦球体而是向前推打。(视频5-4-7,视频5-4-8)
③练习方法。
a.做徒手抛球和挥拍击球结合性练习,体会发球动作要领。
b.用球拍进行反复摩擦球练习,体会发转与不转球时,不同的撞击球拍部位和触球位置。
c.将发旋转球与不转球结合起来,体会不同旋转球手腕发力上的特点。先练习正手发球,再练习反手发球;先练习不定点线路发球,再练习定点线路发球。
d.采用一发一接练习方式,交替进行,互相交流发球感觉。
e.采用多球练习方式,强化正手发转与不转球技术动力定型的形成。
④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转球和发不转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4。
表5-4-4 转球和发不转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接发球
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他的环节,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方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提高接发球能力,不但可以直接得分,还可破坏对方的抢攻,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具体技术上的操作如下:
(1)判断。
①判断的关键。正确的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因此对来球的旋转、速度和落点进行判断是关键。
②练习方法。
a.多球练习,采用多球不定点练习,以此来强化练习者对球的落点、旋转判断。
b.步法练习,如侧滑步、交叉步、上步等。
c.通过比赛强化接发球的能力,增强练习者对于球旋转、落点、速度、是否出台等的判断能力。
③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接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5。

视频5-4-7 横板反手发转(不转)球

视频5-4-8 直板反手发转(不转)球
表5-4-5 接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回接各种发球的方法。
①回接各种发球的技术动作。接发球的方法很多,它是由点、拨、推、拉、搓、削、摆短、撇侧旋、挑等多种技术组成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除原有的接发球技术手段和质量有所提高外,还出现了不少新的接发球技术,如晃接、撇接、劈长、拧、反撕、台内抢拉、抢冲等。所以,接发球技术是各项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只有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接发球的方法,才能在比赛中减少被动,增加主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接发球技术。
②练习方法。
a.多球练习,采用多球不定点练习,以此来强化练习者对球的落点、旋转判断。
b.步法练习,如侧滑步、交叉步、上步等。
c.通过比赛强化接发球的能力,增强练习者对于球旋转、落点、速度、是否出台等的判断能力。
d.一发一接练习,一人发球,一人练习接发球。
③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回接各种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6。
表5-4-6 回接各种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续表

(四)攻球技术
攻球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最重要的得分技术之一,它在击球方式上以撞击为主,具有快速、有力的特点。攻球可分为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和侧身攻球三大部分。在每一部分技术中又分为快攻、快点、快拉、快带、突击、扣杀,中远台攻球、杀高球。放高球、滑板球等各种技术。
1.正手攻球技术
(1)动作要领。
身体离球台约40厘米,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引拍时,重心向右脚移,球拍引向右侧方。直拍要求拇指用力,食指放松,中指和无名指顶住球拍背面,拍面前倾呈半横状,在上升末期击球的中上部,重心由右向左转移,前臂做内旋,向左上方挥动收拍。击球点位于身体的侧前方。击球后,随挥至前额并迅速还原。(视频5-4-9)
横拍击球时,手臂要自然弯曲,手腕与前臂近乎成直线并约与球台平行。前臂和手腕稍向前上方用力,击球时间、部位和拍形与直拍基本相同。(视频5-4-10)
(2)练习方法。
a.台下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b.正手对墙做攻球练习。
c.攻打落台反弹球。练习者两脚开立,两手自然置于腹前,身体前倾,重心靠近前脚掌。持球手把球放开,让球垂直落于台上,另一手持拍落台反弹时向前挥拍,在球反弹高点期触球中部,把球打过球网,落于对方台面。
d.一人喂球,一人练习正手攻球。
e.一人发平击球,一人练习正手攻球。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正手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7。

视频5-4-9 直板正手攻球

视频5-4-10 横板正手攻球
表5-4-7 正手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视频5-4-11 平挡球

视频5-4-12 快推
续表

2.反手攻球技术
(1)推挡。
①平挡球。
A.动作要领。
动作方法(以右手握直拍为例):左脚稍前或两脚平行约与肩宽,两腿微屈,身体离球台30~50厘米。手臂自然弯曲,球拍置于腹前,前臂与台面几乎平行。拍形呈半横状,约与台面垂直,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主要是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挡回。击球后手臂、手腕随势前送,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视频5-4-11)
B.练习方法。
a.做台下徒手模仿动作,体会动作要领。
b.双方在台上对练反手挡球,先练中路范围,再练习挡斜线、直线。
c.一人加力推挡(拨球),一人挡球。
d.一人正手攻球,一人挡球。
e.通过多球练习方式强化挡球技术动作的形成。
C.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平挡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8。
表5-4-8 平挡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②快推。
A.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上臂内收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击球前,手臂适当后侧引拍,前臂稍外旋,在来球的上升期拍形前倾,手腕外展;击球的中上部,食指用力,拇指放松;击球后,手臂、手腕继续向前随势挥动,距离要短,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视频5-4-12)
B.练习方法。
a.做徒手的加力推挡练习,体会身体协调发力。
b.一人挡球,一人做加力推练习。
c.两人推挡,规定一人做加力推练习。
d.采用多球的方式,强化加力推技术的形成。
e.将快推技术、加力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
C.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快推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9。
表5-4-9 快推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拨球技术。
①直拍横打反面快拨。
A.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两脚开立约比肩宽,左脚稍前,肘关节稍前顶,前臂外旋,手腕稍内屈,自然向左后上方引拍,上臂与前臂间的夹角大约45°。击球时,拍形稍前倾,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自然放松,在来球的上升后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方挥动。击球后,手臂随势前送,然后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视频5-4-13)
B.练习方法。
a.徒手体会动作要领。
b.反手位斜线的对攻练习,可以采取一攻一守和互相对攻的方法。
c.一点拨对方两点和对方一点打两点。
d.推挡和反面拨球的结合练习,先从一面一次再到随机训练。
e.多球练习,强化该技术动作的动作形成。
C.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快拨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0。

视频5-4-13 直拍横打

视频5-4-14 横板反手拨球

视频5-4-15 直板侧身正手攻球

横板侧身正手攻球视频5-4-16
表5-4-10 快拨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②横板拨球技术。
A.动作要领。
动作方法(以右手握拍为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引拍到腹前稍左的位置,肘关节外展并略微下沉,手腕稍内扣,拍面稍前倾,在来球上升期,前臂由后下向前上发力,击球的中上部,击球瞬间,手腕略微发力,击球后,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视频5-4-14)
B.练习方法。
a.做徒手反手拨球的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b.横拍拨落台反弹球,体会动作要领。
c.一人发平击球,一人反手拨球。
d.一人推挡,一人拨球,可以先在中台练习,再练斜线,再到直线,要求逐渐加力。
C.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拨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1。
表5-4-11 拨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③侧身正手攻球。
A.动作要领。
侧身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基本上与正手攻球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侧身步法完成时,攻斜线球,身体与球台端线呈75°~90°角;攻直线球时,身体与球台端线呈50°~70°角。侧身攻斜线球时,身体重心可以偏左脚,右脚辅助支撑;攻直线时,要求身体先落在右脚,左脚辅助支撑。(视频5-4-15,视频5-4-16)
B.练习方法。
a.做徒手的侧身攻球完整技术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b.一发一侧练习。一人发多球至对方反手位,一人采用侧身攻技术回击球。先击定点,再击不定点;先击小角度来球,再击大角度来球。
c.推挡结合侧身练习,两人一组推挡练习,规定对其中一人采用侧身攻技术回击。先练习攻斜线,后攻击直线。
d.接发球侧身攻练习,提高该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
C.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侧身正手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2。
表5-4-12 侧身正手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五)弧圈球技术
弧圈球是一种将力量、速度和旋转结合为一体的进攻性技术,是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不仅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可以快速拉冲,也可以利用旋转有效控制落点和弧线,与对手相持。弧圈球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类型打法的进一步完善。弧圈球技术可分为正手弧圈球技术和反手弧圈球技术。
1.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1)动作要领。
正手拉加转弧圈球:左脚在前,身体重心较低。手臂自然下垂向右后下方引拍,身体随之向右转动,右肩下沉,重心在右脚上。拍触球时拍面稍前倾,上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动,手腕配合发力,身体向左侧转动。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在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加大摩擦力。击球后,身体稍向上抬起,随势挥拍至头部高度,重心移至左脚,并迅速还原。(视频5-4-17,视频5-4-18)
(2)练习方法。
①徒手挥拍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②自抛自拉练习,着重体会击球时间、拍形角度、击球路线。
③一人发正手位斜线平击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
④一人发正手位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
⑤一搓一拉练习。

视频5-4-17 横板正手拉弧圈球

视频5-4-18 直板正手拉弧圈球

视频5-4-19 直板反手拉弧圈球
⑥连续拉弧圈球练习。一人防守,一人连续拉加转弧圈球练习。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3。
表5-4-13 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1)直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①动作要领。直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击球前,两脚开立略比肩宽,重心在两脚之间,含胸收腹,身体重心下降。腰略向左转,肘关节略前顶。击球时,前臂外旋,手腕稍内屈,手臂下沉引拍至腹前下方。拇指压拍,食指放松,拍形稍前倾,在来球下降前期摩擦球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挥拍。击球后,随势挥拍的动作稍大一些,然后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视频5-4-19)
②练习方法。练习该技术应借助身体协调发力,最终作用到球拍击球上,摩擦和撞击相结合。
③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直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4。
表5-4-14 直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续表

(2)横板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①动作要领。反手拉加转弧圈球:站位左半台,左脚在后,右脚稍在前,上体前倾,重心降低,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腹内收,肘关节略向前,屈腕下垂,拍面前倾,球拍面对斜前方,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接触球的中上部,发力的瞬间,手腕迅速向前上转动,两腿向上蹬伸以辅助发力。(视频5-4-20)
②练习方法。
A.做徒手挥拍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B.自抛自拉练习,着重体会击球时间、拍形角度、击球路线。
C.一推一拉练习。一人推挡,一人反手位拉加转弧圈球。
D.一发一拉练习。一人发多球至对方反手位定点下旋球,一人反手位拉加转弧圈球。
E.一搓一拉结合连续拉练习。拉一板下旋球后,连续拉对方平挡过来的回球。
③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横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5-4-15。

视频5-4-20 横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表5-4-15 横拍反手拉加转弧圈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