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一)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1.腿法为主,拳脚并用
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进攻方法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是以腿法攻击为主。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的70%。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2.追求动作,讲究效果
跆拳道不讲究花架子,所有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击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检测方面,则以击破力为测试的手段,就是分别以拳脚击碎木板等,以击碎的厚度来判定功力。
3.强调呼吸,发声扬威
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在发声的同时停止呼吸,可以使人体内部的阻力减小,动作速度提高,使动作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4.以刚制刚,方法简练
受跆拳道精神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多是直击直打,接触防守、躲闪技术运用得比较少。进攻都采用直线连续进攻,以连贯快速的脚法组合击打对手。防守多采用格挡技术,或采取以攻对攻,以攻代防的技术。
5.礼始礼终,内外兼修
在任何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以礼相待。练习活动都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以养成谦虚、友好、忍让的作风,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二)跆拳道运动对人体的作用
1.强身健体的作用
练跆拳道是通过踢腿、抬高、闪腰、单手攻击或防御等激烈运动,使人体各方面机能得到提高。
(1)扩张血管,减少血流阻力,降低心脏扩张器的血压;增加供血,尤其能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供给更多氧气,使身体组织更加健康;增强心脏,能够抵抗任何冲击。
(2)培养方向转换的能力,培养在一定空间使身体迅速地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的活动能力,以基本动作和模式练习,在培养敏捷性的同时培养不同动作互换的能力。
(3)通过踢腿、抬高等的动作,锻炼侧腰部和大腿内侧肌肉,在单手攻击或防御的激烈对抗中,另一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的动作使下腹的肌肉更加强健。
(4)在练跆拳道攻击时,大声喊“呀!”不仅是为了压倒对方气势,而且也使下腹的肌肉伸缩,能够防御预想不到的反击。这种在剧烈的运动,使用故意呼气或大声喊叫的方法可以平均分配胸内血压,排除肺内的脏空气,增加肺活量及肺功能,使身体的重要器官不受伤害。
2.自卫防身的作用
跆拳道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掌握了格斗的技术,可以使人变得机警灵活,提高战术应用和应变能力,从而可以临危不乱,克敌制胜。
3.减肥、塑造优美的体形
通过锻炼不仅使瘦的人增加肌肉,而且还使肥胖的人减少脂肪,使体重恢复正常。跆拳道不同于一般体育活动,它运动激烈,耗能多,减肥效果很好。
跆拳道运动尤其对女性有特别好的作用,如上所述,可以全面锻炼下腹和腰以及大腿等部位,均匀锻炼全身肌肉,使女性保持青春与美丽。练跆拳道可以恢复女性分娩后下垂的腹部和腰,以及大腿内侧的肌肉,对重新塑造健康身体和均衡体形有与众不同的功效。
4.极具娱乐价值
观看一场精彩的跆拳道比赛或表演,使人赏心悦目,运动员双方既是斗智斗勇,更是力量和技巧的展现,其勇猛顽强的对抗、起伏跌宕的较量,无不让人享受到运动美。
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跆拳道练习者注重对跆拳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青少年尤其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跆拳道选手,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跆拳道对意志品质的磨炼是多方面的。练习跆拳道的品势(套路),首先要过基本功和身体素质这一关,克服“疼痛难忍关”,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在品势练习时,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吃苦耐劳,奋力拼搏,永不自满的精神。练习实战及功力测验时,要过“畏惧心理关”。特别在实际格斗时,遇到强手要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敢打、敢拼、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因此,经常练习跆拳道,可以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谦逊品德及勤奋、刻苦、勇猛、无畏、果断、顽强、坚毅、谦逊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视频7-2-1 格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