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饮食养生事项
【大*寒】
“大寒,十二月中。解见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节气特点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此时虽然依旧寒冷,但隐约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各地的人们会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的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广西)、“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江西)、“大寒无风伏干旱”(河北)等。
饮食习俗
¤食尾牙
尾牙源自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尾牙在腊月十六,这一天全家会坐一起“食尾牙”。
¤食糯
在古代,大寒这一日还有吃糯米制的食物的风俗。
养生小贴士
¤热水泡脚
寒冷的冬季,每天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有助于睡眠。
¤防呼吸系统疾病
大寒时节气候干燥寒冷,寒邪过盛,损伤人体阳气。肺主皮毛,肺卫不固则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在饮食调补方面,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还可以配合中医肺部调养的“三九敷贴”,调整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的目的。
¤进补收尾
大寒进补宜“封藏”,但进补到这时需收尾,应开始为来年春季养生做准备。
推荐菜肴
/胡椒猪肚/
【营养素】
能量554kcal
蛋白质76g
脂肪26g
碳水化合物4g
【原料】
【做法】
将买回来的猪肚处理干净,胡椒压碎;
烧热水入猪肚烫熟,晾凉后用小刀刮洗猪肚表皮黏膜,每一处都要刮干净;
再放回锅中煮熟,捞出冲洗干净,切成小条;
将猪肚、碎胡椒、枸杞子、葱、姜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转用小火煮1~2个小时,加入精盐即可。
【膳食功效】
胡椒猪肚:具有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补虚损的功效。大寒时节应多吃些暖身食物。胡椒富含胡椒碱、胡椒脂碱和挥发油等具有生物学功效的物质,具有暖身的效果。猪肚和胡椒搭配特别适于冬天体虚乏力、饮食不振、心腹寒痛等患者食用。
猪肚:味甘微温,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
胡椒:味辛性热,具有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解毒下气的功效。
/鲍汁萝卜/
【营养素】
能量277kcal
蛋白质3g
脂肪21g
碳水化合物19g
【原料】
【做法】
萝卜切块备用;
锅中倒油爆香葱、姜,然后加入萝卜、鲍鱼汁、蚝油、老抽、生抽、糖翻炒;
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2分钟,然后开小火加盖炖煮40分钟;
直到萝卜变透明收汁即可。
【膳食功效】
鲍汁萝卜:具有清热利尿、化痰止咳、消积滞的功效。萝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食脆如梨”。冬吃萝卜是自古人们的养生之道,不仅能消积滞、清内热,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故此菜可开食欲、防病治病,适合老年人食用。
萝卜:味甘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和中、化痰止咳等功效。
/菠菜猪血汤/
【营养素】
能量258kcal
蛋白质41g
脂肪6g
碳水化合物10g
【原料】
【做法】
猪血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菠菜洗净;
把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下姜片、葱段爆香;
下猪血块及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后改用中火焖5分钟左右;
往炒锅中下菠菜、盐,烧开;
撒上白胡椒粉、葱花,淋上麻油即可。
【膳食功效】
菠菜猪血汤:具有补气血、利五脏、通肠胃的功效。从营养学上来看,菠菜富含叶酸、叶黄素、胡萝卜素等。猪血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磷、钙、尼克酸等营养成分,其中含铁量丰富,吸收利用率高。冬季食用可以改善贫血,增强气血双亏者的抗病能力。
猪血:味咸性平,具有和胃、降气、生血的功效。
冬季饮食养生事项
每年11月7日至翌年2月3日为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收藏,是自古以来人们最重视的进补时节。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阳助阴。
一、宜选择的食物
宜选择性温的食物
冬季气候寒冷,宜选择性温的食物,有助于保护人体的阳气,如牛肉、鸡肉、羊肉、虾肉、胡萝卜、葱、蒜、辣椒、韭菜、芥菜、香菜、胡椒、核桃、栗子、大枣、荔枝、桂圆、红糖等。
宜多吃补肾食物
黑色食物独入肾经,靠黑色食物来补肾正是“顺应天时”的最佳表现。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黑色食物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比较多,常见的黑色食物有黑米、黑芝麻、黑枣、黑豆、黑木耳、香菇、黑鱼、海参、甲鱼、墨鱼、乌鸡等。
三餐宜营养均衡
冬季是进补强身的大好季节,可适当增加些肥甘厚味的食品,但不宜过多。冬季饮食仍然要注意营养均衡,只有机体吸收均衡的营养,才能增强抵抗力,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推荐食材及其功效
白菜——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
萝卜——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化痰止咳
紫菜——化痰软坚,清热利尿,补肾养心
海带——软坚散结,消炎平喘,祛脂降压
洋葱——健胃利气,解毒杀虫
卷心菜——利五脏,清热和胃
黑芝麻——滋补肝肾,润肠通便
黑豆——解毒,散热除烦
鸽子——益气调精,祛风解毒
鲫鱼——健脾开胃,利水除湿,通乳
羊肉——暖脾胃,补中益气,补虚劳
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墨鱼——滋阴益肾,益气养血
核桃——温补肺肾,定喘润肠
栗子——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红糖——补中缓急,和血行瘀
桂圆——补血,养心脾,益脑安神
蒜——杀菌,温中健胃,消食理气
二、不宜选择的食物
忌食寒凉食物
性寒的食物容易损伤阳气,扰乱闭藏之气,伤及脾胃。因此,冬天不宜吃寒凉食物。寒凉的食物有冷饮、雪糕、绿豆、苦瓜、柿子、生黄瓜、西瓜、螃蟹、蚌肉等。
忌过多食用燥热的食物
冬季寒冷,适宜吃温热食物以抵御严寒,但燥热食物应当少吃。油炸、油煎及烧烤食品均属燥热食物,过食易生内热,热伤胃阴,损害脾胃,故不宜多吃。
忌饮酒御寒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欢饮酒御寒,尤其是饮烈性白酒。殊不知等酒劲过后,大量热量散出,身体会更觉寒冷。
三、注意事项
部分人群身体虚弱,进补以后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如口舌生疮、失眠、胃痛、腹胀、腹泻等。这是因为虚弱者脾胃功能相对较弱,一下子难以承受补品之补。对于这些患者,在秋季应当先进行调理,使人体逐渐适应补品的作用,为冬季进补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