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这两者对屋大维来说缺一不可,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得更远,而不仅仅是得到他伟大的养父麾下军团的拥护。屋大维的继父认为,继承恺撒的遗产或头衔太危险了。著名演说家、屋大维的家族友人西塞罗认为,屋大维没有资格继承恺撒的遗产或头衔。马克·安东尼在全国各地追捕刺杀恺撒的人,使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与此同时,他也让继承恺撒头衔的屋大维不得安生。安东尼以执政官的身份扣留了恺撒留给罗马市民的遗赠,并让屋大维止步等候,但他的计策没有得逞,屋大维对此表示抗议。
屋大维的做法是,利用有限的资产,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屋大维向罗马人献出了他自己的财富,当发现自己的钱不够时,他便借钱以提供给罗马人。他的这一冒险行动得到了回报,在他的衬托下,安东尼显得格外卑劣。而西塞罗是出了名的见风使舵者,想让他转变态度就容易多了。尽管西塞罗曾对恺撒被暗杀一事表示支持,但他喜欢被奉承,而屋大维对其不吝于溢美之词。再加上西塞罗也讨厌安东尼,他以一种颇具史诗级规模的方式谴责这位执政官。他在罗马元老院发表了洋洋洒洒的14篇演说,即《反腓力辞》,这无疑颇有成效,是屋大维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事。公元前44年的那个夏天,屋大维的主要关注点都在恺撒的葬礼上,意外遇到彗星划过天际。屋大维巧舌如簧地安慰罗马人,称这不是凶兆,而是他养父的灵魂得到升华,已获永生。13
然而,仅凭借敏锐的思维也难以走得长远。要实现屋大维的长期愿景,还需要保住恺撒军队的忠心,而此时屋大维还很缺乏军事经验。安东尼虽比不上恺撒,但军事经验还是较为丰富的。他所缺乏的是屋大维身上积极主动、统筹规划和顺势获益的技能。14屋大维凭借自己在马其顿的关系,获得了恺撒为发动针对帕提亚人的战争而预留的资金(进攻计划现在取消了)。然后,他派代理人携带重金,以迎接在布林迪西登陆的军队。这出乎安东尼的意料,他匆忙赶去那里,但其慷慨程度无法与屋大维相提并论。见此状,安东尼恼羞成怒,下令大开杀戒:在几支队伍中从每10人中随机择一人处决。流血事件使军纪得以恢复,但也埋下了祸根,促使马其顿军团一遇到机会就立刻叛变,而他们效忠的新主正是这位从头衔和事实上均已稳坐恺撒继承者之位的人。15
屋大维的年龄不及安东尼的一半,但他的识人之技远比后者老练。恺撒的缺点明显:欠下巨额债务,性滥交,公开酗酒,脾气火暴无常。16而屋大维在这一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作为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当然脾气也不小,但他感到有必要自我控制,而安东尼很少这样做。安东尼从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于那场暗杀阴谋,他事先听到过风声,但没有参与。他想要统治罗马,但还没有想好登上王座后自己要如何治理这个国家。他任由庸碌和堕落吞噬自己的目标。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屋大维从得知恺撒遗嘱内容的那一刻起,就专注于为其“父亲”复仇,专注于完成罗马的复兴,坚决不让自己步恺撒的后尘,喋血于元老院的地板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