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5

然而,奥古斯丁的清单存在问题。如果这么有必要遵循规则进行战争的话,他为什么要像只松鼠一样,将就这一问题所写的那么多作品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阿奎那、格拉提安、格劳秀斯、路德、加尔文、洛克、康德花费了几个世纪才寻觅、挖掘、编纂和应用奥古斯丁在治国理政领域的洞见。26奥古斯丁怎么能希望通过隐藏具体方法而拯救国家或人的灵魂呢?《忏悔录》已经证明奥古斯丁的写作能够做到清晰易懂,就像他作为主教时成千上万次的布道一样,其中许多场布道至今仍被视为经典。27然而,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

奥古斯丁在其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承担了繁重的主教职责。这给予他雇用抄写员的权力,他们将奥古斯丁的想法速记下来,28但这反而增加了卷帙浩繁的负担,因为谁会有时间阅读所有速记内容,并将其组织成篇以便阅读?奥古斯丁的言论,就像尼克松的录音带一样,淹没了创作者的思想。因此,虽然奥古斯丁的清单会影响人类对未来数百年战争的思考,后世的思想者也可以花时间去挖掘晦涩难懂的文本,但其是否对之后发生的战争冲突起到了缓和作用,尚未可知。29

但是,也许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甚至清晰的描述也不能将其解决。奥古斯丁从来不是一个全心全意的一神论者。30他对理性的崇拜程度和他对上帝的崇拜程度相当,但他从未表明基督教的上帝会比罗马主神朱庇特更接受理性的约束:“这两个角色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奥古斯丁因这一矛盾而感到不安。

为什么战争会爆发?当然,它们反映了国家衰亡造成的人类的罪恶。但因为上帝是全能的,战争也必须符合他的意志——而奥古斯丁认为上帝的行为始终表现出他对人类的爱。因此,人类必定以某种方式从战争中受益,也许是通过受罚的方式受益,就像小孩子受罚是为了其能更好地成长,也许是死后会被送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何有些战争是正义的,而另一些则是非正义的?为什么存在评判标准?奥古斯丁提示,这些标准指示了路径,凡人之城里的义人通过这条路径前往上帝之城,而将不义之人留在身后。

但是,如何区分义人与不义主义之人?和平主义并不在判断标准之列,因为奥古斯丁认为服军役是保卫国家的必要条件,否则基督教也难以生存。服军役是无条件的:奥古斯丁坚持认为,基督徒士兵必须遵守命令,并且只能期望那些命令是符合正义标准的。命令是否符合正义标准所反映的是只有上帝才能决定的现实。因此,即使是非正义的战争,如果是为上帝而战,也可能变为正义之举。31在米洛斯的问题上,奥古斯丁本该与雅典人立场一致。他是一位神学界的“潘格洛斯博士”32,在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下总能看到最好的事情。

但也许奥古斯丁的清单为你留出了妥协的空间,如果你确实有回旋空间的话。当你要在秩序与正义,战争与和平,恺撒与上帝之间做出选择时,你可以在某个指向上展现出倾向性,并灵活地进行调整。此时的你就是在协调目标与能力,因为奥古斯丁认为,正义、和平和上帝属于目标一类,而秩序、战争和恺撒则属于能力一类。

反过来,协调意味着相互依赖。没有秩序,正义就无法实现,和平也可能通过战争来换取,如果人类要接近上帝,就必须要与世俗的力量和解(甚至像君士坦丁大帝一样,改变宗教信仰)。每一种能力都代表一种能够实现的抱负,这很大程度上近似于孙子以实践约束其原则,但这种约束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均衡性,即所采用的手段必须适合或至少不违背最终的目标。这就是奥古斯丁的倾向:倾向于一种超越时间、地点、文化、环境以及圣徒和罪人之间差异的战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