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自我进行评估,这种技能连恺撒都没能掌握(这也是其被刺杀的根由),而屋大维获得了,虽然过程比较艰辛。在屋大维从马其顿返回后不久,他对恺撒手下旧部的欢呼会错了意,决议向罗马进军,一如那位伟大的将军本人早些时候所做的。但是,屋大维连卢比孔河的影子都没看到:他的军队拒绝与安东尼战斗,而且罗马人还没准备好接受一个少年独裁者。此等败绩令屋大维蒙羞。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将自己的热情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屋大维从小就知道自己体弱多病,但直到很久之后他才意识到,每在战斗之前,他的身体就会出现变故。18这也许是出于身体因素,也许是出于心理因素,但看起来总让人感觉是怯懦在作祟。公元前43年4月,在意大利北部穆提那附近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中,屋大维便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把自己的军队与支持西塞罗和元老院的兵力合而为一,共同对抗安东尼,此君当时仍然是一个令人生畏的狠角色。罗马的新任执政官希尔提乌斯和潘萨勇敢地领导他们的军团战斗,他们和屋大维的士兵一样浴血奋战。然而,屋大维本人在第一天踪影全无,引起人们注意。至今也没有人确知其中原因。
不过,屋大维迅速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第二天,他打起精神,集结起部队,带领他们穿过敌人的阵线,寻回了希尔提乌斯的遗骸,整治了涣散的军纪,迫使安东尼撤退。两名执政官一名战死,另一名重伤,对手安东尼撤军,屋大维纯粹通过意志获得了此战的胜利,没有辱没自己的恺撒之名。然而,屋大维没有急于回罗马享受他的战果。他一直等到确信已故执政官的军团忠于自己,直到身处高卢的安东尼有时间重新集结军队。然后,屋大维带着一支效忠于他的军队越过他的卢比孔河,还有另一支并非嫡系的部队加入其麾下,令其如虎添翼,足以令西塞罗和他在长老院的同伴们心生畏惧。直到此时,屋大维才登上执政官的宝座,手握罗马最高统治权。此时的他还不到20岁。19
身处这样的高位,屋大维忧心自己的弱点。能管理罗马并不意味着能控制罗马帝国。尽管安东尼在穆提那大败,其在高卢的实力仍未受到挑战。刺杀恺撒的主谋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正在叙利亚与马其顿招募军队。恺撒的老对手庞培的儿子绥克斯都·庞培占据着西西里岛。至于那个筹划了刺杀恺撒阴谋的罗马元老院,如果不多加小心,更可能无所顾忌。作为胜利者一方的屋大维在进行自我评估后认为,自己需要帮助,哪怕是来自那些令他反感的势力的帮助。正如屋大维的一位传记作者所指出的那样:“消灭一个竞争对手就等于消除一个潜在的盟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