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林肯坚称战争权力能够让违宪的行为合乎美国宪法:黑奴解放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个人财产无补偿没收。99但是,林肯似乎从未考虑过取消或者推迟美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在选举中他可能会被替换掉,曾被他撤销职务的民主党候选人麦克莱伦将军可能会上台。在1864年8月,林肯对内阁说:“我有责任配合参选总统,以在选举和就职期间保护联邦”。对林肯来说,“他将以此后不可能留任的理由来确保选举”。100
军事失败的危险已不存在,但是僵局还在。林肯的将领们,包括弗吉尼亚州的格兰特将军、田纳西州和佐治亚州北部的威廉·特库姆塞·谢尔曼将军、谢南多厄河谷的菲利普·谢里登将军,都在让南方邦联筋疲力尽。战争看不到尽头,但人力、物资和政治代价无法持续。这一前景支持着麦克莱伦将军的总统竞选,而林肯却担心协商得来的和平会在保留奴隶制的同时牺牲联邦。101
然后,9月2日,谢尔曼将军占领了亚特兰大。这不是塔鲁季诺战役或博罗季诺战役,而是点燃了伊丽莎白的火船,让火焰蔓延至整个邦联且直向大海。林肯的信心与狼烟一同高燃,在两个月后的总统大选中,他高票连任,在22个州的投票中仅失3州。“这次选举悄无声息地结束了,”格兰特将军写道,“这是一次比赢得战争更为重要的胜利。反叛分子和欧洲日后会明白的。”102马克思断言:“对你连任的胜利呼声对奴隶制宣判了死刑。”他在伦敦写道:“欧洲的工人……认为这是一件预示着新纪元的大事,林肯,这位率真的工人阶级之子,将肩负带领自己国家的使命,以无可匹敌的斗争来解救被束缚的种族,重建一个新的人类世界。”103
在林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亚当斯就已经看到一次内战将把奴隶制“从整片大陆”拔除,尽管要承受“灾难性和凄凉的”代价,但结局“如此辉煌”,以至他也“不敢说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104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对亚当斯来说何种代价不可承受,但是对林肯所承受的代价一清二楚:南北双方共300多万人参战,至少75万人死亡。105他在1861年曾估计只需要两三个兵团就能平定分裂,但这显然是过分天真,因为实际上共有3000多个军团参与了此次战争。当然,林肯确实曾以“然不论实际需要多少兵力,我都会一往无前”来表达自己的决心。106
因此,林肯的选项既可以是直接地恐吓敌人,也可以是实施他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破坏。他让一切都保持于物质、心理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而这使战争的目标不断扩展并纳入废除奴隶制,当然,前提是他自己确定这样有助于战争的进行。林肯对环境演变的敏感(他甚至有能力推进致命事物的发展)让这场战争渗透着克劳塞维茨主义色彩:尽管他不断扩展斗争的手段,但是让国家延续是他始终不渝的方针。107在下个世纪,美国将在合适的时机裁军,但也会在必要时期扩充军队。在林肯的时代,没人知道该如何顺应外界情势而变,但是林肯告诉我们的是,他做到了能做的一切。108
林肯并没怎么把自己看成工人阶级的孩子,他更觉得自己是开国元勋的继承者:“87年前我们的先辈……”奇怪的是,除了约翰·亚当斯,这些先辈竟然都没有自己的子嗣。这样说起来也似乎没错,因为约翰·昆西·亚当斯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最后一天林肯也在场,而正是这位亚当斯引导林肯走向了奴隶解放的美国宪法基本原理。美国宪法基本原理引领着大众走向“一个自由的新生”,让“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