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那么,什么是“生命之轻”?我的学生会说,它是指学会不“不担心”,而马基雅维利,通过许多模糊限定词将其用作动词。
许多人一直秉持,并且仍不放弃这样的观点:世俗事物是由命运和上帝所支配,人们凭借自身智慧无法将其修正,实际上,世人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并且,由于这个原因,世人可能会判断某人不需要为某事而太过劳心费力,而应顺其自然……当我有时想到这一点时,我在某种程度上同意他们的观点。
但最终,马基雅维利不愿像羽毛一样被吹飞。“我认为,命运可能决定着我们一半的行动,但它将另一半(或接近一半)留给我们自己把握。”50%依靠命运,50%靠自己——上帝所能做的则为零。人类只能胆战心惊地依靠自己。38
马基雅维利从佛罗伦萨人对亚诺河的治理中得出经验。河水泛滥时会造成巨大破坏,但如果人们有远见,可以通过建造堤坝来减轻危害。39上帝可能会赞成佛罗伦萨人的做法,但他不会亲自限制洪水流速来帮助佛罗伦萨人。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的运作方式也与此相似。如果统治者昏庸,人们的贪婪会很快将他们自己吞噬,无论是通过内部叛乱,还是通过外部战争。但是,如果以“能力”(virtu)(指不通过祈祷而做出规划40)来治国,则国家可以约束(即使不是在所有方面控制)运气或机会的运作。
人们所需的技能是模仿、适应和估量。马基雅维利对历史研究表示赞赏,“因为人类几乎总是走在前人开创的道路上,并通过模仿他人来行动……一个谨慎的人应该总是选择由伟人开创的道路,并模仿那些最优秀的人,如此一来,即便他自己的能力不及那些伟人,起码在气势上可以与之相比”。这就是适应。马基雅维利的“气势”,就是修昔底德所说的镜像和相似之间的区别,时间的流逝使这种区别日益凸显。那估量是什么?“谨慎的弓箭手,”马基雅维利指出,知道自己的弓的力量,“会将他们的目标设定在远高于预期的地方,不是要让箭真射到这样的高度,而是通过设定高目标来实现他们的计划。”41因为结果会有偏差——当然,重力是影响因素之一,也许还有风,谁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影响因素呢?也可能目标本身就在移动。
除了形势会发生变化之外,几乎不存在什么永恒真理。马基雅维利和奥古斯丁都知道,在一种情况下有意义的事情,在另一种情况下未必仍有意义。然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基雅维利希望去地狱,并不试图解决这种差异;奥古斯丁盼望去天堂,将解决这些差异视为己任。马基雅维利饱受折磨,却经常看到乐观的一面。42奥古斯丁手握特权,却因心怀愧疚而深感不幸。马基雅维利奔波劳碌,但总有停下来的时候。奥古斯丁则永不停歇。
所谓的“生命之轻”就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即使不能在恶中发现善,至少要在面对恶时不受其影响,也许能够战胜恶,甚至可能通过采取预防措施远离那些恶。这一切都是刺猬式的奥古斯丁所不具备的,他作为那个时代呆板的“潘格洛斯博士”,总是试图追溯不幸发生背后的逻辑,并认为所有的不幸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它们代表着上帝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