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天才,”克劳塞维茨写道,“并不仅仅具备一种优秀品质,比如勇气,尽管相比其他心灵或气质上的优秀品质,勇气已经是最适合战争的了。”相反,一个天才需要具备“一系列元素的和谐组合,其中一种能力可能占主导地位,但不会与其他能力相冲突”。简言之,天才要有一种对整体的敏感性。“负责总览全局的人必须带有一种在任何时候都能洞见真相的洞察力,否则不同想法就会一起混乱地涌上来,对一个人的判断力造成致命的妨碍。”38
那么,真的有人具备“在任何时候都能洞见真相的洞察力”吗?克劳塞维茨对此的回答是将战略与想象联系起来。39他观察到,艺术家接近真理的方式是通过“快速认知”那些“思维通常会直接忽视,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才能预见的东西”。他将之称为“洞见之眼”40,这也就是马基雅维利所说的“速写”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有效传递复杂信息。41完整地描述复杂信息会花费太多时间并产生太多内容,因此妨害判断,而过于主观的复杂信息则只会重复印证人们已有的想法。因此,一个军事天才真正需要的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东西。
这样,在部队中暴发瘟疫,马匹补给不足,或者沙皇不按照你的预料出牌时,你就能够速写出你所知道的信息,并通过速写想象出你不知道的信息,这能让你更快地从突发情况中回过神来并继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克劳塞维茨眼中,战略家和艺术家是同一类人。
那么,事前计划将如何预知突发情况?克劳塞维茨用他一贯充满矛盾的风格解释说:“战争中的每件事都很简单,但最简单的事也是难事。”他在一篇具有托尔斯泰神韵的文章中详述道:
想象一名旅行者想要在夜幕降临之前多赶些路,因为只要再走4~5个小时,他就能抵达一条备有驿马的康庄大道。这应该是一段轻松的旅程,然而在下一段路上他没能找到骏马,那里只有一些劣马,而前方也变得地形崎岖,路况恶劣,同时天也黑了。在遭遇一连串的困难之后,即使再简陋的落脚之所都能让他欢天喜地。在战争中,突发情况也大致如此。
从理论上来说,军纪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而事实上在一定时间内也确实如此。然而,后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大,逐渐削弱了军队所依赖的多个部分。“一旦条件变得困难——在情势危急时,条件自然就会变得困难,事情就不再像维护良好的机器那样顺利运转了。”
到那时,军队这台战争机器就会自发开始反抗,而指挥官则需要竭尽巨大的意志力来克服这种阻力。尽管个别士兵经常发生抗命和争执等问题,但这对军队整体而言并无大碍。真正的问题是意志力与身体状况的日益衰颓,以及身边死伤者让人胆战心惊的惨状。指挥官必须扛住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首先自己坚持住,其次再让那些信任他的人也坚持下去,无论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挟之以威还是励之以冀。等到每个人的力量都不再由他们的个体意志决定时,军队整体的惯性就又回到指挥官一人的意志上来。他的精神热诚必须重燃其他所有人的目标之火,而他心中之火必须重振他们的希望。只有在指挥官能做到这一点的情况下,他才能保持住对手下的控制和约束。
某些事情或某些人迟早会突变,但你无从知晓如何、何地或何时发生变化。你唯一知道的是,由于外力带来的摩擦损耗,“人们总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