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上——华中工学院访问记之三

把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上——华中工学院访问记之三

在前年春天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华中工学院有三十项科研成果受到了奖励。这个学校也以“全国科学研究的先进单位”的称号载入了这次空前的科学盛会的史册。

华中工学院把科学研究摆在与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院现有的二千一百多名教师,约有三分之一左右从事科学研究,全院建立了九个研究所、四十八个研究室。

三分之一的教师搞科学研究,不影响教学吗?一些系主任、研究所长说,正是由于科学研究的开展,从根本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我们来到了东一楼的一间教室,激光专业七六级一个班的同学正在听激光应用研究室副主任肖义明讲新课“激光电源”。同学们每人有一本约四万字的《激光电源》新教材,就是肖义明编写的。肖义明1960年毕业于本院的电器工程专业,在学生时代他对激光这门新兴科学基本上没有接触过。1972年,肖义明开始激光的研究工作,七八年的时间过去了,肖义明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撰写了好多篇科学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还参加了全国《无线电专用设备设计手册:激光分册》和《电子工作技术词典:激光技术分册》的主编和编写工作。激光研究院研究成功的激光焊接机,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得了奖,而且已经投入生产。供教学和科研用的实验室也建立起来了,拥有了一批仪器设备。就这样,华中工学院的激光专业建立起来了,而且招了三届本科生,去年还招了研究生。激光研究所和教研室的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地说:不开展科研,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搞好教学就没有基础,建立新专业就缺乏条件。

在华中工学院,通过先开展科学研究,然后建立的新专业,不是一个,而是一批。现在,华中工学院所设的专业已由1966年的十八个发展到今天的三十八个。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使老专业也得到了改造。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是历年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但教材内容远远赶不上机械加工过程日益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学校组织八个专业和三个基础课教研室的教师共二百多人,开展了机械加工自动化的科学研究,先后设计或研制了二十多条自动生产线。科学研究的成果,使这个专业扩大口径,增加了自动化方面的课程,提高了培养人才的质量。金属材料教研室从1964年开始就进行新型工、模具钢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适合我国资源的高耐磨性和高强韧性冷模具钢种。长期以来,在合金钢的研究中,教师们探讨了不同金属材料强韧化的规律,取得了一些理论上的认识,因而丰富了专业理论的教学内容。过去,这个专业名称为“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现在已改称“金属材料专业”,由以工艺、设备为重点,改为以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研究新材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长期坚持开展科学研究,还为进一步扩大招收研究生创造了条件。

“文化大革命”前,这里培养的研究生数量较少;现在,由于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全院教授、副教授已增加到一百六十多人,使有条件招收研究生的专业增多了。这两年学校已招收了二百五十多名研究生。今后几年学校还将招收更多的研究生。在华中工学院,理论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加强。理论力学和振动理论教研室,坚持了二十年的振动与动平衡的研究工作,在一系列动平衡机的研制上有创新。院领导找他们,要他们把工作重点转到振动与平衡的理论研究上来。现在,他们以研究高速、大型设备挠性转子平衡理论和方法为中心,积极开展转子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工作。

解决重大的科研课题,需要各专业协同作战,这在华中工学院里是有传统的,但是,学校领导也鼓励教师的个人钻研,发挥教师的特长。有一位教电工基础的教师,对理论物理中的时空理论有浓厚的兴趣,长期以来作了刻苦的钻研,并且写出了《时间与空间量子化问题》的论文。有人说:“工学院里怎么能够搞这种纯理论性的东西?”但是,学校领导坚决支持这位教师搞下去。他的论文送到有关大学和研究所去征求意见,专家、学者们看法不一致,学校领导决定在学报上发表。为支持教师们的个人钻研,在物理教研室内成立了理论物理小组,有十几个教师从事相对论、基本粒子、规范场等方面的研究,打破了工科院校不搞基础理论的旧习惯。

然而,要说现在教学和科研在人力安排上的矛盾已经完全解决,那也不是实际情况。怎么妥善解决人力安排上的矛盾,船舶工程系在这方面有较好的经验。随着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系里建立了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系主要管理教学工作,研究所主要管理科研工作。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定期轮换,同时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各专业教研室,同时也是研究室。有的教研室内有两个研究室。教师既搞科研又搞教学,把科研和教学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生学习的安排上,尽可能使专业课、专业实验课、专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在华中工学院,基础课教师如何参加科学研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也是许多学校共同的问题。基础课教师少,教学任务重,进行科学研究客观上有困难。

华中工学院有一位领导同志这样说:积二十几年之经验,要办好大学,就一定要抓科学研究。

img《光明日报》1980年1月10日 作者:肖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