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源” 教学是“流”·
1977年10月24日,原华中工学院党委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汇报信。这封信首先表示拥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点大学要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指示。在信中,当时的党委书记朱九思把重点大学与科学院对比起来,“我们认为,在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斗争中,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同科学院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能够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
1978年3月,国家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朱九思代表原华中工学院在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上率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要搞好教学,就必须使科研工作走在前面,通过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的提高。”并明确将“要使科研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作为标题。“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高校率先提出的一个办学思路。
朱九思提出,在大学,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是“流”,没有科学研究这个“源”,教学这个“流”就难以充实新的内容,提高质量。“源”和“流”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内容才能不断更新,也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同时出高水平的成果,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科研走在教学前面,从而全面提高办学实力,成为华中科大历届校领导的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各高校改革力度的加大,华中科大党委敏锐地意识到:学科建设必将成为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结合自身实际,华中科大率先提出了“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战略措施,使教学科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华中科大党委再次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三足鼎立,教学、科研、产业相互协调,教学和科研要上水平,产业要出活力。必须用科学研究之“源”来充实教学工作之“流”,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使教学站在国内外学术前沿;加强科研,使学科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