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爱的“直通车”·

·师道,爱的“直通车”·

“是陈院长把我领进了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将影响我的一生。”

庞盛永,这位陈立亮临终前一直牵挂的博士生,这些天跟实验室里的很多兄弟姐妹一样仍无法接受陈老师走了的事实。

就在去世的前两周,陈立亮还给他打电话出主意,鼓励他进一步修改博士答辩论文,争取冲击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陈老师给我修改的博士论文初稿我会终身保存。我要用它时刻鞭策自己、告诫自己,以后如何教书,如何育人。”庞盛永哽咽道。

庞盛永升研二时因为一门课程不及格要由公费培养转成自费,每年需要交纳8000元的学费。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庞盛永考虑过退学。得知消息后,陈立亮与实验室的老师们一起凑了钱,帮他垫付了学费。

在陈立亮那里,有一辆爱的“直通车”,直达学生的心灵。材控0901班的学生都记得陈立亮这位慈父般的班主任。在担任该班班主任期间,陈立亮每个月都去一楼的男生寝室,与他们谈学习、谈生活。他的办公室的书桌上,还贴有该班2010年上学期的各科成绩表,一些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科目下面,他都重重画上了一笔。

孙小军,这个贵州山区走来的仡佬族孩子,从右腿残疾的预科生到如今以全额奖学金到东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中凝聚了陈立亮太多的心血。他让小军进入自己的课组便于照顾他,并结合小军的实际条件和自身情况,建议小军学习数值模拟方向,这样可以减少右腿截肢对他发展的影响。

在孙小军申请日本东北大学交换生时,陈立亮亲自写推荐信。在小军赴日留学前,陈立亮还多次和学院学工组联系,想帮小军装一个假肢,费用由他来出。孙小军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希望将来做一个像陈院长这样的人,陈院长是我学术上的楷模,是陈院长把我领进了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将影响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