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研网格支撑平台开发成功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支撑平台开发成功

10月22日,记者从“第三届网格与协同计算国际学术会议(GCC2004)”上获悉,我国第一个大型正式的网格服务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格支撑平台在华中科大开发成功,并已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我国这一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网格又称为虚拟计算环境,是信息产业的新热点、因特网应用的新发展。这种技术可以把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让不同用户分享网上资源,感觉如同个人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正如电力网为千家万户供电一样,网格计算的核心是实现跨越整个企业、政府或工作组的资源虚拟共享、管理和访问,无论这些资源的运行特点如何,用户也无须关心这些资源在哪里。这种虚拟资源可以使相关人员迅速获得所有必需的数据访问和处理能力,帮助其进行计算密集型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

据此次会议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介绍,网格计算目前已在欧洲率先起步,通过网格成功整合起若干台计算机的欧洲联合实验室的计算能力,超过美国任何一个独立的实验室的计算能力。目前已经应用的网格在全世界不超过10个。在我国,网格专家主要研究和推广的是“中国国家网格”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支撑平台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它基于Web服务的参考架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支撑平台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和高校的大量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提供有效的服务器,形成高水平、低成本的计算服务平台。

由华中科技大学、IEEE北京分会、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网格与协同计算国际学术会议”是国际网格计算领域研究、开发、应用人员和企业就网格计算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的重要活动。

img《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7日 作者:胡艳华 程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