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大推出综合改革方案
有着86年历史、在校生人数居卫生部部属院校首位的同济科科大学,近日推出综合改革方案。
据校长薛德麟介绍,他们的改革将以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科研、医疗改革为主体,覆盖包括后勤保障在内的各个方面。扩大办学规模、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是主体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七院、二系、二部框架的构想,该校将逐步建立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争取第三附属医院上马。
根据改革方案,同济医大从1993—1995年招生人数每年将按照5%~10%递增,到1995年,争取使在校生达到5000人,在校研究生达到690人,并逐步扩大调节性计划招生比重,包括招收本科和研究生委培生、自费生以及自费留学生、境外学生。毕业生就业将逐步推行“双向选择”及学生“自主择业”制度。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该校将形成多学制(3~7年制均有,以5年制为主)、多层次(研究生、本科、专科教育及成人、自学教育)、多专业(本科专业由9个增至12个等)的办学格局。在教学内容上,将加强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人文类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实行授课教师聘任制、课程评估制、教学管理教师考核制及3、5、7年制学生优升劣汰制,逐步推进学分制和教师挂牌授教,允许学生自费学习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位,扩大优秀硕士生提前攻博比例,实行优秀研究生奖励制、研究生中期筛选制。
此外,该校还将加强学校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1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集中优势在器官移植等重大研究项目上出重大成果,深化医院改革,探索国家、集体“一院两个”“一院多制”等经营管理模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在后勤保障体系改革方面,将按照“小机关、多实行、大服务”的方向,促进后勤工作逐步向服务型、服务经营型转变,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该校将运用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进行人事、机构、分配制度、住房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现有处级机构及党政管理人员要压缩1/5。
(《健康报》1993年作者:邢远翔 王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