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例——记同济医院整块原位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

亚洲第一例——记同济医院整块原位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

小巧的手术刀状如柳叶。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的医师们就是用这小小的柳叶刀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3月26日他们在无影灯下成功地为一名46岁的男性患者施行了亚洲第一例整块原位肝、胰腺、十二指肠及部分小肠多器官联合移植术。

早6时,位于该院住院部3楼的9号手术室就已灯火通明。手术护士、麻醉医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术前的各项准备。

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叫李定金,是湖北黄陂县一家染色厂的工人。3月上旬,两家医院确诊他患有胰头癌,癌肿已有鸭蛋那么大,周围组织也发现转移病灶,癌块已将胰管、胆管堵死,引起严重黄疸并伴有肝硬化及脾脏肿大。短短几天,凶险的病情就使李定金躺在病床上起不来了。术前他仅仅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死亡之神随时可能降临。

同济医大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夏穗生教授和该院专家多次会诊后,毅然决定为病人施行整块原位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切除病变腹腔内脏,包括肝、胆、胰、脾、十二指肠、部分小肠和部分胃,植入一套新的腹腔内脏,重建整个消化系统。

据专家介绍,腹腔器官罹患癌症之后,癌细胞极易发生相互转移。切除或移植单个器官疗效不理想,而且移植单个器官也难以成活。整块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因其可以彻底切除癌块、清扫转移的癌症病灶,同时相对单个器官移植也容易成活。因此,联合移植术目前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领域的热门课题。

世界第一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于1987年11月由美国匹兹堡医学院的肝移植创始人斯泽尔教授完成。这例病人虽然只存活了193天,却成为轰动当年的特大新闻并受到全球医学界的关注。由于此种手术难度极大,至今仅有美、德、法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器官移植中心施行了约20余例,亚洲只有日本做过动物实验。

早在1989年,美国人联合移植术成功的报告发表后不久,同济医院的科研人员就开始了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积4年大量实验经验,他们建立起了一套手术模型和技术方法,开展临床联合移植术已有成功的把握。此前,该院成功地开展了脾、肾、肝、胰腺等14种人体器官移植,其中脾移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时30分,麻醉医师开始给病人做静脉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7时整,36岁的周平博士主刀,切开病人腹壁,暗褐色的病变肝脏、胰腺、脾脏、十二指肠以及小部分小肠立刻显露出来,在助手的配合下,他逐步将病变肝脏胰腺、脾脏、十二指肠及小部分空肠分离开来。至下午1时50分,受到癌细胞侵犯的腹部整块器官被摘除。

无肝状态下的病人依靠体外转流机的两根管道保持全身血液循环。

手术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下午2时,开始植入经过修剪的整块腹部器官。摆好位置后,手术者灵巧的双手开始缝合,先后吻合肝上下腔静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

下午3时47分,确信全部缝合、血管吻合严密无漏之后,周平指示:开放门脉、动脉。

手术成败在此一举,大家屏住呼吸注视着植入的器官。

拔除体外循环管,血液渐渐充盈了移植器官,使其颜色转红并富有弹性,吻合后的肠道也慢慢开始蠕动。人们长出了一口气。

晚9时,历时14小时的手术结束。3小时后,李定金睁开了双眼,并恢复了自主呼吸,能与人对话。晚12时,他被送往重症监护隔离病房进行特别护理。28日上午,李定金的血尿淀粉酶、血胆红素、转氨酶、血糖等指标均接近正常,说明植入的肝脏、胰腺开始发挥功能。

29日B超检查结果显示,植入肝切面形态正常,状内光点分布均匀。30日,各项化验指标继续好转,病人已安度术后出血关。

img《健康报》1994年4月7日 作者:雷志勇 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