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机制武汉城建学院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机制,学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院从1991年下半年起,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管理,同时在一至四年级学生中全面实施《班集体建设目标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大学生操行综合积分评定考核办法》和《班主任工作绩效积分考核办法》等三项制度。学生工作部门以班集体为着力点,通过上述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两种机制,辅以政治教育工作,狠抓学风建设,不仅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规范化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
全院一年级新生在军训结束后,在日常学习、生活方面集中管理,由新生办公室负责,各系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二至四年级的学风建设指标考核和管理工作;学院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负责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风建设工作。由院系负责执行的《班集体建设目标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作为宏观管理机制,主要从班级群体政治素质、学风、班风、学生骨干队伍素质、制度建设、体育素质六个方面进行评分,选取优良学风班集体。作为微观管理机制的《大学生操行综合积分评定考核办法》,主要是从德、智、体、能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积分作为评优和评奖学金的依据,并载入学生个人档案。为调动班主任参与微观管理的积极性,制定了《班主任工作绩效积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评定称职、评优、奖励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学风建设从抓早操出勤率、上课出勤率、自习违纪率、夜不按时归宿违纪率、宿舍卫生、爱护公物六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6项指标考核结果成为班集体和个人评定积分的主要内容。
狠抓学风之后,各年级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早操出勤率、上课出勤率和卫生达标均有提高。1991—199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果,各年级补考率比上届同期补考率都有所下降,全院平均补考率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全院实现到教室、图书馆进行晚自习的目标。
(《中国建设报》1992年5月30日 作者:丁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