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为三峡省钱过3亿·
如果说控制系的费奇教授等人主要研究的是怎样把物料管理好,及时有效地运输到三峡工地上,那么水电学院的几个课题组考虑的则是如何将运到工地上的物料更加高效率地“加工”成产品。
王乘教授率领的课题组承担的是“三峡工程的施工系统分析、仿真和诊断研究”。就好像好厨师需要好厨具一样,施工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为了让“厨具”更精美,用起来更顺手,该课题组综合运用了力学、机械工程、信息科学、控制科学、数字仿真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
为了把混凝土的生产、输送、浇筑管理好,使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周建中教授率领的课题组亮出了“绝招”——“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把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管理都纳入计算机网络的宏观管理中,为三峡工程的混凝土浇筑生产提供决策支持,进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成本管理、设备管理和人事管理等。
2002年,三峡总公司财务部出具的一份“经济效益证明”显示,仅以上这两个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就累计达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