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一定完好”·
2025年10月13日
·“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一定完好”·
6月7日,裘法祖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分析地震伤员救治情况,指出现代外科分科过细,很多专科医生不具备全面救治常识。普外科医生必须懂得心肺复苏、颅脑外伤救治等全面知识,才能更有效救治伤病员。
裘法祖一生献身医学、孜孜以求。去世前几天,还这样为完善我国外科学建言献策。
裘法祖1936年从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1939年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以一等优秀成绩获博士学位,随即在附属医院当医生。1946年回国。
上世纪50年代,他开创了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为上百万患者开辟生命之路;70年代,他主持门静脉高压外科治疗,手术时间缩短3小时,治愈率提高到80%以上,这一成果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他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器官移植机构,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研究。他主持的肝移植至今保持“手术例数最多”和“存活时间最长”两项全国纪录。
他改进的胃大部切除手术,胃肠吻合前先缝扎胃黏膜下层血管,使手术后吻合口出血大为减少;改变国外切除胃体积75%以上的老规则,切除部分仅稍稍超过50%,术后病人不会发生小胃症状,溃疡又不会复发,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近70年的医学生涯,技术上的千锤百炼和丰富的经验累积,造就了“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的“裘式刀法”。同济医院骨科专家罗永湘说,裘老术前准备认真仔细,术中一丝不苟。整个手术干净利索,一场手术下来,几乎没有废动作,体现了极强的手术驾驭能力。
同济医学院老院长、外科专家吴在德说:“裘老的手术操作和手术风格,对国内普通外科产生巨大影响,被公认为中国外科界的一把宝刀。他操作稳、准、快、细,在不少疑难复杂及再次手术中独具‘绝招’。他被称为外科全才,在腹部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其手术之精准,被誉为‘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一定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