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补体遗传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补体遗传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著名免疫学专家、同济医科大学赵修竹教授等10余名科研人员,自1983年起在国内率先对中国人补体成分C4A、C4B、Bf、C2的遗传多态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至今已对汉、维吾尔、苗、瑶、壮、藏等十余个民族的疾病进行测定,发现C4及Bf的某些别型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并取得一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尤其某些病症的相关性研究尚为国际首创,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并使我国补体遗传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赵修竹教授等人在C4等四种补体成分群体研究基础上,采用家系调查分析方法,进行中国人正常补体型及在疾病时变异的测定,已求出和对比研究了湖北地区正常汉族人群与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等病人的补体型变化。
他们采用国际标准C4、Bf及C2的定型程序,通过对湖北地区50个汉族家系检测分析,求出172个补体型及其频率,并与世界其他地区人种和民族的数据资料对比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补体型与南非黑人差异较大,与日本、美国、德国黄白种人较为接近,但有些补体型却在中国人中频率较高,而在其他国家较低甚至未检测到,因而提出中国人补体型具有自己的遗传背景。
该项研究通过对18个红斑性狼疮及22个糖尿病人家系的补体型检测,发现CS00可能为中国全身性红斑狼疮病人标志之一;在与1型糖尿病相关研究中,提出必须注意CS01补体型与组成补体型的某些单座位如BFS07和此病的关联。
该成果曾多次向全国推广,并与澳大利亚合作建立了补体实验室,在世界上已具有盛名,现被定为国际补体定型中心。
(《健康报》1991年7月 作者:甘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