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跨学科的大科学平台·

·构建跨学科的大科学平台·

“有了多学科,不等于就形成了综合性,至少还要在形成学科体系和实现学科交融上下功夫。”华中科大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认为:“在建设综合化大学中,我校注重组织大梯队,争取大课题,构建跨学科的大科学平台,这无疑是一条有特色的综合化之路。”

新的创造、新的生长点,往往产生在学科的交叉上,然而在实施中却受原有组织结构形式的约束。华中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就学习、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做法,采取建立中心的方式,集中相关学科力量,建设新的学科。例如在发展IC(集成电路)设计时,该校建立IC设计中心,聘请沈绪榜院士担任IC设计中心主任,并集中图像所、电力科学与工程系等研究人员,组成大学科梯队进行联合攻关。

为了发展学科,华中科大建设了包括计算机学院、电信系、控制系、光电系等院系的“信息特区”,建设了大的学科平台,以实现人力、物力等学科资源共享。今年10月6日,华中科大与武汉邮科院等单位筹建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大楼奠基。该实验室总投资4.8亿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学研究平台。研究方向包括了光电材料与微系统、光纤通信、光存储、物理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激光技术、军用光电技术等研究方向,涵盖6个一级学科和12个二级学科,专家评论说,这对于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潘垣院士被引进后,大力倡导以大课题促进学科大发展,并构筑起国际合作的学科大平台。他领军的电磁物理研究所启动了3项国际合作项目,即中美共建的TEXT-U开放型聚变实验室,中国—比利时合作脉冲强磁场实验室,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等。

该校还在核医学工程、生物纳米技术、电子商务、计算网格、数字流域、环境医学等方向构建大的跨学科平台,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校三年来,华中科大通过实现学科布局调整优化,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色学科,使该校学科建设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一批新的学科方向和优势特色方向不断涌现。目前,该校的学科门类已经涵盖除了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大类,总覆盖博士点139个,硕士点200个。

坚持走有特色的学科综合化之路,华中科大正朝着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坚实迈进。

img《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9日 作者:刘继文 董晓林 钱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