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机制:市场化的体制呼唤市场化的机制·
突破了旧体制的樊笼,但没有一个灵活机动的内部管理体制,就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的牛车。
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华中科大后勤人把目光瞄准了人事制度改革。
后勤集团组建伊始,全员下岗,然后竞争上岗,谓之“休克疗法”。上至集团领导岗位,下至大楼管理员的一般岗位,全校所有教职工都可以参与竞争。5年来,后勤集团进行了三轮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人事制度改革,且一次比一次力度大。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初步建立。
随后,一步接一步,建立现代企业的决策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的分配与激励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的经济核算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后勤集团总经理龚守相告诉记者:“我们按现代企业要求,已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后勤集团的高效运转。”
2000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组建了跨校区后勤集团,将其下属的后勤部门按校区改制成4个后勤服务(总)公司,同时依照现代企业模式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施行企业化管理,打造巨型华中科技大学“后勤航母”。
2002年,主校区与东校区后勤进行了实质性融合,后勤集团在体制方面进行了第三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按照经营与服务相对分离、效益与效率优先、重心下移等原则,集团组建了饮食、商业、接待、物业、修建、安装等六大专业化总公司。
5年来,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道路上,该校已博取了众多的第一:第一个组建高校后勤集团;第一个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归口管理”等八项原则,并实现了管理体制创新;第一个提出高校后勤应走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之路;第一个实施“休克疗法”,实行全员竞争上岗;第一个提出并建成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并在全国高校范围推广;第一个提出高校后勤是“资源”不是“包袱”,并率先实现了由“资源”向“财富”的转变,形成了高校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架……
2003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华中科大后勤集团申报的《后勤企业化经营管理》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