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门国门联合 兵团作战出效益·

·跨校门国门联合 兵团作战出效益·

在华中科技大学,从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有一个共识:学科要争创一流,要出大成果,仅靠一个教研室或一个研究室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大学科的概念下实现跨教研室(研究室)、跨院系、跨学科乃至跨校、跨国际的联合,走国内、国际联合之路。在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211工程”建设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推行集成建设方针的同时,非常强调团队精神,提倡走大团队、大联合,出大成果的建设道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一项综合性、战略性高技术,它融合了很多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开发和应用有相当的难度。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综合自动化制造学科在CIMS的开发中,联合了机械学院、材料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多个学科的精兵强将,先后有250多名教师参与项目研究,共完成了150多个项目,面向市场需求开发出了一系列CIMS高技术产品,为提高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为国家和学校赢得了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的“大学领先奖”。这是自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我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在世界上同一个国家有两所高校获得此奖的,也只有美国和我国。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是国际制造业的权威性组织,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万多名会员,为加快CIMS的技术创新及开发应用,该协会从20世纪80年代起设立了“大学领先奖”和“工业领先奖”两项国际性大奖,分别授予在CIMS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大学和企业。

在多谱段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学科在“IC(智能)设计中心”的建设中,该校图像识别与智能控制研究所主动为中心提供基地,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组织多学科学术队伍,建成了可以对系统谱段信息进行处理的宽口径信息技术平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研究,其成果为国家建设,特别是为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仅从2000年5月底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就成立了10多个跨院系、跨学科、跨校、跨国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所、研究中心将一批分散在校内外、海内外的多学科中青年学术队伍聚集在一起,自发组建多学科学术队伍群体,在项目申报、科研中实行兵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