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座带动“人文工程”·
1994年12月25日晚,华工很多学生放下紧张的期末复习,一个仅260座的阶梯教室挤进500多人。这是文学院第71期人文讲座《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超前女性》,由该校建筑学院张良皋教授主讲。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每隔几分钟便有一阵掌声和笑声。这已是张教授的第三次讲座了,此前他还讲过《建筑大师曹雪芹和〈红楼梦〉》等。他的讲座融文学、艺术、历史、科技为一体,颇受同学们欢迎,听众一次比一次多。
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去年春创办人文讲座,绝大多数场合听众爆满。到目前为止,讲座已经开到第134期,100多位校内外、海内外人士应邀登台主讲,听众总人数近4万人次。
人文讲座开办之初,不少人建议采取一些“时髦”的做法:找热门话题、开通俗讲座,请明星露面。主办者则认为,讲座的根本目的不是迎合好奇心,而是要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绝大多数讲座是以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主要尺度,在主题的选择上密切结合世纪之交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层特点,着力体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技、思想与现实之间的交融。
在科学界,常有一些科学家凭着共同的研究兴趣,自发地形成学术圈子,进行交流与协作。这种现象被美国科学学会学家黛安安·克兰称为“无形学院”。
去年秋季以来,“无形学院”则成了华工学子的周末新去处。在这里,参加者自愿而来,以人文讲座的内容为核心,结合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相互交流。一位92级女生很认真地说:“在那争辩声中,即使你一声不吭作听众,思想也会得到升华,自觉不自觉地卷入辩论之中。”
如果说讲座是火星,“无形学院”是火苗,火要烧下去,还需不断补充燃料。于是,人文讲座的主办者给大家推荐了100本书,倡议每位理工科学生每学期至少应读一本文、史、哲方面的理论书籍和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书目一经公布,大家反响强烈,图书馆名著被借一空。
以人文讲座为开端,辅之以“无形学院”“读100本书”活动,华中理工大学逐步建构起了讲座、交流、读书三位一体的“人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