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的突破口:双语教学·

·国际化的突破口:双语教学·

同样是“引进”的院士校长樊明武对华中科大的第一个贡献就是提出国际化的办学方向!他要求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毫无疑问,“语言关”是国际化的第一步。于是,大规模的英语强化训练成为华中科大暑期校园的一大风景。2000年和2001年暑期,学校分别组织了1999级、2000级本科生进行为期4周的英语强化训练。同时,学校又在2001级本科生6个试点班实施英语教学,全部课程使用外文教材,并且用英语讲授。

紧接着,学校决定从2001级本科生开始进行全英语教学试点工作:试点班的全部课程将使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全英语授课,学生考试试题使用外文。电信提高班2个小班、财务管理、临床医学(七年制、六年制)、护理学专业班等6个本科生班学生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01年3月,教务处在开办试点班和承担试点班一年级课程的有关院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然后确定了学校引进教材的几个领域,即管理、纳米、基因、信息、医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全英语教学试点班,第一学科开设了大学物理、微积分、无机及分析化学(含实验)、计算机概论、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11门课程。

11本“洋教材”终于正式登陆课堂,学生和教师是不是可以和世界对话了呢?教务处常务副处长刘太林说:“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我们引进的教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外文教材精品,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广大教师加强外语教学能力的锻炼,改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