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百年历史 缅怀德国导师·

·追溯百年历史 缅怀德国导师·

1907年,德国宝隆医生在上海创办了“德文医学堂”,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归国有,并于1918年更名的“国立同济大学”。

在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秋希特勒下令所有在华德国医生必须撤回以前,同济大学的绝大多数教师均由德籍医学教授担任。这些德籍教授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优秀的西医人才,而且他们中间有些坚信“医学没有国界”的导师,一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留守中国,并且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生理学教授史图博先生,就是一位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他住在中国农村,丝毫不动摇自己在华传医的决心,直到1953年,八十高龄的史图博教授才不得不落叶归根,这时他不仅完成了自己研究人类学的夙愿,而且还培养出包括裘法祖、武忠弼等在内的新中国一批著名医学专家。另一位魏特教授,1945年在四川宜宾去世,安葬在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