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为贵:利益分配的天平永远向教师倾斜·

·以师为贵:利益分配的天平永远向教师倾斜·

“教授治学”“以师为贵”“为教师服好务”——华中科大处处浸润着尊师之风。学校党委提出,全校干部、职工都要树立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的观念,否则就是失职!赵振宇教授从长江日报调进新闻学院工作不久,就在校报撰文感叹:“当教师真好!”

该校的行政楼墙面涂料已经大面积龟裂脱落了,可学校领导也舍不得投钱翻修或重建;教务处的4个处级领导都挤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而2002年,学校为了加强医工结合,建立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应用与研究开发中心”,一次性就投入了1000万元;学校培养师资不惜重金,2001年,学校批准了82名教师为首批校内特聘教授,每人每年可获5万~10万元岗位津贴,2000年到2003年,学校公派出国(出境)进修的教师就达2000多人……

在这里,利益分配的天平永远向教师倾斜。在校内津贴分配方面,干部、职员与同级别的教师相比,要少拿1/5。校内住房的分配,从来都是教师优先!所以才有了贡献楼、招贤楼、教授楼、院士楼等楼名。

“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在华中科大,教师们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爱校热情。今年学校要举办校庆大典,为了支持学校发展,杨叔子、张勇传、潘垣等院士带头每人捐款1万元,一些经济不太宽裕的退休老教师也拄着拐杖到捐款点。大家的心愿是一致的:“要早日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img《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9日 作者:刘继文)